我想说,政治斗争的租值消散真的非常大。
期末考终于考完了。在期末考之前看了半本《世间已无张居正》,一本还不错的张居正的传记。然后因为期末考撂开手,也许今晚能够捡回来,但无论如何,暂时没法写它的读书笔记。
剩下的半本中,最开始的就是阁老们为了大明的发展做的改革以及其他政策。在政治改革的一众领军人物中,张居正大概算是佼佼者。
但是,在六七年前,初中时候的我,看完《明朝那些事儿》之后只记住了徐玠。尽管后面张居正出场的时候,当年明月也强调了张居正在历史上高于徐玠的地位,但是我莫名地就是对张阁老没有什么印象。
今天我想了想其中的原因。大概可以从两方面来说。其一是徐玠扳倒了严嵩,从道德和情感上占据制高点;其二是我只关注了阁老们的首辅之争,没有关注他们的政治贡献。
先说第一条。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显然是倾注了大量的情感的。我在六七年之后的今天还记得他在写严嵩当首辅的那段时间的党争的时候写了一个姓杨的年轻人,一个有热血的有理想有坚持的年轻官员,他为了心中的道几乎算是献祭了自己,用生命跟严党斗争——长钉入耳的刑法使我现在想起来还不寒而栗。
就是前面这些关于严党丧心病狂、肆无忌惮的描写,使得扳倒严党的斗争变得极为艰难却珍贵。徐玠的政治生涯的前半段几乎与严党纠缠在一起,起起落落,甚至一度被贬到南京,看不到起复的希望,然后又慢慢爬起来,中间夹着对王阳明心学的进一步推崇和介绍。传奇二字也不足以完全概括。
最后徐玠成功了。他代替严嵩成了首辅,把严党完全打压下去。似乎可以说,政治风气为之一清。严党有多让人深恶痛绝,徐玠就有多让人敬仰。徐玠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
相比较而言,张居正的上位之路斗倒的是他曾经的朋友高拱。高大人没有严大人那样人人喊打的坏名声——起码在历史上没有,因此张阁老斗败高大人的成就最多只能算是普通的争权夺利的胜利,完全不能跟徐大人对严党的拨乱反正相提并论。
第二条我暂时没法多说,因为阁老们的政治贡献这块内容我还没看呢,在没有完全了解的情况下,我不能随便发表评论。但是很显然,初中的我的幼小的心灵完全被徐玠徐大人战胜严大魔头的英姿占据,一点都没有关注过这些首辅到底在治理国家上究竟做了什么。
张居正成名早,一生相对于徐玠来说几乎是顺风顺水。我有时真的很佩服这些人,对于范进来说,五十岁中举是一件叫他惊喜得要发狂的事,而对于张居正徐玠之类的人物来说,科举只不过是他们人生中用以拿到官场入场券的轻而易举的一步——他们的星辰大海在朝堂。
但是这些被先进的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聪明绝顶的人才,进入朝堂之后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互相争斗上。
政治斗争的确可以历练和选拔出更加优秀的人才,但是一定程度上它真是人才的极大浪费。
九子夺嫡的故事被小说和影视剧反复利用。康熙从一定程度上是一位十分成功的父亲,或者说是人生的引领者。他的儿子就没有不能干的,每一个拉出来都能在某一领域做出一番事业。但是这些精英人才最后都折在了夺嫡之路上。哪怕雍正最后胜利了,也不过十三年的时间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完全不够他实现自己的抱负。更不用说出于各种政治理由被圈禁、被限制、被惩罚甚至已经死亡的兄弟了。而这些没有成功的兄弟,在后来的岁月里,用败坏雍正的名声和带坏他为数不多的儿子的方式报复了他。
历史记住了康熙和乾隆,忽略了雍正;我记住了徐玠,忽视了张居正。前者是因为政治斗争消耗了雍正的生命,消耗了他为这个国家做贡献的可能性;后者是因为政治斗争掩盖了政治贡献的光彩。
中国有时候就是坏在聪明人太多。这话虽糙,道理就是这个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