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031617/742ab9b3d8749b25.jpg)
今天陪大家一起阅读《断舍离》。作者:山下英子[日]
准备部分:阅读这本书的目的(1分钟)
如何让生活更轻松,让工作更高效?
预习部分:为什么决定读这本书(2分钟)
收纳整理近几年在中国也非常流行,可以通过整理房间来改善生活状态。其中很多道理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去。这本《断舍离》是收纳整理领域中非常权威的一部著作。
复习部分:找触发词和提问(8分钟)
1、感兴趣的词(触发词):
断舍离/关系轴/时间轴/执念/感应力/住育/自我轴心/“相”的世界/知行合一/提高动机/不扔东西的人/总量限制/外观形态/自动法则/“拥有”/三分法
2、向作者提的问题:
问题1:如何让工作更高效?
问题2:在家里的时光更快乐的方法?
问题3:让人生更快乐的秘密?
激活部分:解释触发词和回答问题(35分钟)
1、感兴趣的词(触发词)的含义:
断舍离——
一种不收拾的收拾法。断:断绝一切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已经存在的破烂。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达到自由自在的状态。
住育——
让住所变得健康和安全,在自己的房间里机会自然的身心放松。
自我轴心——
如果房间内的主角是屋里的“物品”,每件物品的存在标准是这件物品“能不能用”,很容易把家里堆积成垃圾站。把主角换成“我”,房间里的一切物品都是我来使用为前提。先问自己“这件物品我要不要用?”然后决定如何处理。
不扔东西的人——
扔不掉东西的人对“拒绝”很敏感,也许是生活中不会拒绝别人,哪怕自己不喜欢也不拒绝。或者是特别接受不了别人的拒绝。这种人大概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逃避现实”的人,他们在家的时间很少,哪怕不是那么忙,也不希望在家,不想面对家里的某些问题。
第二类是“执着过去”的人,总是保留大量过去的纪念品,看着这些物品就想到过去的一些事情,过于沉浸。
第三类是“担忧未来”的人,他们会在家里保留大量的“怎么都用不完”的东西。总觉得未来某天会用上。
总量限制——
给存储空间一个上限,不超过这个限度。一旦超过,需要在原有的物品中选择替换。看不见的封闭空间内,建议物品存放在7成;看得见的半封闭空间,建议物品存放在5成;用来装饰的空间,物品占1成足够了。
外观形态——
物品摆放遵守一个原则:简单。取用物品和归还物品最好是一个动作,就像我们从冰箱内拿食物一样,一开一关。让所有物品都“立”起来,方便取用。给物品之间留有足够空间,方便我们选择,就像停车场要留有车辆出入的通道般。如果物品的属性并不固定(如:衣服等),可以把这样的物品整理成方便摆放的样子(如:叠成可以立起来的“卷”状)。
三分法——
物品分类可以用数字“三”进行分类:三个大分类,每个大分类可以分为三个中分类,每个中分类可以分为三个小分类。
2、作者如是回答问题:
问题1:如何让道馆的工作更高效?
环境——
让道馆内所有装饰部分的物品数量控制在一成以下,能少则少。
产品——
断掉左右不需要的外在诱惑,哪怕机会再好,如果和力源使命不同频,坚决不做。就算为此失去机会也无所谓,因为这个机会不属于我们。
舍弃非重要且占精力的内容。逐步把现有课程内容进行精简,包括工作流程。
让产品真正达到力源使命的状态,如臂使指。把产品轴心落在学生成长上,时间轴控制在18岁前,逐步打磨。
总量限制——
用有限的场地、人力、时间集中在核心业务中。
问题2:在家里的时光更快乐的方法?
环境——
让家里变得整洁,舍掉不需要的东西,屋里的一切围绕“我用不用”进行筛选。
时间——
家庭中最重要的是夫妻、子女关系,同时要兼顾父母。把在家里的时间重点放在关系中,多和伴侣孩子彼此陪伴。工作事情尽量不在家里进行。
问题3:让人生更快乐的秘密?
交友——
除去亲人之外的个人选择关系,断舍离来处理人际关系。避免无效社交。把极少的有限时间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
余生——
把接下来的生命用在自己的热情上。
智慧——
对待生活中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个决定都是一次提升内在智慧的机会。认真做决定。
有余——
给自己设计的生命留一块余地,不去执着与完美,刻意让自己流出“5%”。
Aha(收获)总结部分:
断舍离如同佛法中的戒定慧,需要一步一步来。先要经历断和舍,最后才能达到离的自在。
再次诠释了少即使多的概念,有舍才会得。如同詠春拳中的小念头。
人的时间也是总量限制的,决定不做的事情,不是放弃。而是选择把余下来的时间放在认为更重要的事情上。
对待每一个物品的取舍都是智慧的显现,每一句话、每一个决定也是。
![](https://img.haomeiwen.com/i4031617/835aa4353d371d5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