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说,如果你只有一把锤子,那么你看所有的问题都像是钉子。如果你只会一种思维方法,那么你解决所有的问题都会用这种方法。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思维局限,或者叫能力局限。
举个例子说明。如果你想创业,但是你只知道一种方法就是开实体店,那么你大脑中,只会想着怎么就开实体店,怎么把实体店开好,但是如果你学会了很多种创业方法,你就知道除了开实体店之外,还可以做微商,还可以做淘宝店,还可以做互联网虚拟产品,这些都属于创业。
我就见过一个朋友,他一切的问题都觉得是营销不好,因为他只懂营销,他解决所有的问题,全部用营销的手段来解决,完全不考虑产品好不好用,是不是解决了用户的痛点,也不考虑竞争规模的优势,也不考虑市场垄断,也不考虑品牌效应,也不考虑自己的竞争壁垒在哪里,也不考虑他自己是不是细分定位的龙头老大,所有的因素他都不考虑,他就只管营销。最后结局可想而知,他营销的每一个产品,都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期,可能辉煌过一两年,之后就消失了。
以上就是典型的脑袋里面只有一把锤子,他只会用这个锤子去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查理芒格给出了一个例子,因为巴菲特的导师是格雷厄姆,所以他就用格雷厄姆的【定错价格理论】来举例。意思就是说当我们寻找要投资的股票时,我们要分析它的财务报表来计算出企业的真实价格,如果通过财务数据分析它的真实价值低于股票的价值,这就代表这个企业的股票"定错了价格",就好像一个黄金手镯本来是3000块钱,结果他只卖1000块钱。这个时候,那我们就大量买进。核心就是:分析财务数据报表,找出企业的真实价格,然后和股票市场上的价格进行对比。但是,由于这个招数太多人知道了,用的太多了,所以现在已经很难找出定错价格的企业了,在80年代是很容易寻找的,但是在现在几乎很难找到了。所以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发明的其他的评估企业真实价格的方法,包括:评估管理层的能力、评估品牌效应、评估规模优势和垄断优势、评估护城河和壁垒,等等等等,通过多方位,全角度来评估一家企业的真实价值。但是,那些格雷厄姆的信徒,他们就不懂运用其他的思维方式,他们只会用一种叫做"分析财务报表",所以他们如果在财务报表上面找不出"定错价格的企业"的时候,他们就会修改他们寻找的参数和刻度,强行找到这些企业。
这就是查理芒格所说的拿锤子的人,当他手上只有一个工具的时候,他会用这个工具解决所有的问题。当你手上只有一把锤子的时候,你看所有的问题都像是钉子。
比如很多人阅读书籍,只会用一种方法阅读,就是从第1页读到最后1页,完全不懂用其他的方法,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其他的方法存在啊。
其实这背后的核心根源就源自于四象限盲区:1、我知道自己知道。2、我知道自己不知道。3、我不知道我知道。4、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很多人就困在第四个象限。就是他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也没人告诉他,他也没有阅读和学习的习惯。就好像思维被禁锢了一样,他不知道哇。
唯一的解法就是广泛阅读,大量学习,终身学习,时刻保持求知的心态。时刻谨记:盲区永远存在,一定有什么东西是我不知道的。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我们不可能用一个角度来看透全部的本质。我们必须要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一个事物的核心。也就是查理芒格所说的,运用多元思维模型,这样我们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少栽跟头,更加全面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
要想做到这一点,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广泛的学习,你才能做到,别无他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