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甲骨文所见:商代方国之王

甲骨文所见:商代方国之王

作者: 神秘的先秦时代 | 来源:发表于2023-12-29 14:11 被阅读0次

    作者:徐驳

          商周时期,国家制度还处于形成时期,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还未形成,除商周王朝政权外,地方还存在众多的方国及敌对诸侯国政权。“方国”一词,最早由孙诒让在1904年的《契文举例》中提出。

          商代实行内外服制,外服方国和商王朝的关系若即若离,有的臣服商朝,有的时叛时离,有的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和商王朝时常处于敌对关系。对于臣服于商朝的方国,赐予不同等级的爵位,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等。独立性强的方国,其首领有的称王,有的称伯。

          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的主体主要是姬姓宗族,其次是姻亲贵族及功臣,再次是古代帝王后裔。不同诸侯国和西周王朝之间的关系也是不一样的。姬姓及姻亲、功臣等诸侯国一般遵守分封制及周礼的规定,和周王朝宝保持君臣关系。而有些边远地区的异姓诸侯国和周王朝则经常处于敌对或若即若离的关系,这类诸侯国的首领,有的称王,有的称伯。

          最早研究“诸侯称王”的学者是王国维,王国维《古诸侯称王说》(见《观堂别集》)认为:“古诸侯境内称王,与称君、称公无别”,“盖古时天泽之分未严,诸侯在其国自有称王之俗。”王国维之说并不严谨,后来学者多有批评指正。

          张政烺在《夨王簋盖跋——评王国维<古诸侯称王说>》一文中对王说进行了修正,“周时称王者皆异姓之国,处边远之地,其与周之关系若即若离,时亲时叛,而非周时封建之诸侯。”

          王世明在《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诸侯爵称》一文中指出,“西周金文中常见到的王,都是明确地指周天子而言。但也有若干并非天子的称王之例,共计不过十多条”,“十多件并非天子的称王铜器,大都属于西周中晚期,个别或可晚至春秋初期。至于它们所属国别,虽然难于逐一判明地望,均非周初‘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那种诸侯应无可疑。”

          商周时期,边远方国诸侯称王,在文献中也有反映。古本《竹书纪年》载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戎翟,即戎狄。《史记》中记载的“徐偃王”,《礼记》中记载的“徐驹王”。徐国属于东夷。

          据田继周《中国历代民族史:先秦民族史》,周朝有五大民族集团,即华夏、东夷、北狄、西戎、南蛮。华夏族分布在南至长江及其以南,北至长城,中沿黄河的广大地区。东夷族主要分布于淮河、徐泗一带及山东半岛。北狄居于华夏族的北方。南蛮,是南方民族的统称,有荆蛮、越、濮几个系统。

          甲骨文所见商代方国之王,具体有多少,专家意见不一。

        据宋镇豪主编,孙亚冰、林欢著的《商代地理与方国》的研究,共计有四个。“甲骨文中的‘某王’,是殷王朝边境上的异姓之国,共四个:㳄王、聽王、隹匕(左隹右匕)王和四比攵(左上四,左下比,右攵)王。”

          据齐文心《关于商代称王的封国君长的探讨》的统计有十四个,“仅目前所发现的就有涎王、听王、应王、麋王、王古、王卧、王黄、王何、王陆、王离、王舌、王毓、王癸、王贮等。”

    合集4574

    㳄王

    《甲骨文合集》4574:壬午卜,宾贞,令先囗㳄王,十三月。

    《甲骨文合集》9375:㳄王入。

    《甲骨文合集》28053:王叀㳄令五族戍羌方。

    五族位于今山东,推测㳄地可能也位于今山东一带。作为国族名的㳄字也见于金文。据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之《释㳄、盜》研究指出,㳄字的金文,旧误释为次,如次卣《集成》5405,史次鼎《集成》1354,次尊《集成》5994,举亚次觚《集成》7180。

    集成7180

    举亚次觚《殷周金文集成》7180,商晚期器,铭文:“爿片子举,亚㳄。”㳄国族可能是举族的一个分支。据严志斌《商代青铜器铭文研究》指出,“举地当在山东西部一带,长清等地及以西地区可能是商代举族所居之地。”据陈秉新、李立芳著《出土夷族史料辑考》研究,举族为东夷大族。以此可知,㳄国族可能是分布于今山东一带的东夷举族的一个分支。

    合集9376

    聽王

    《甲骨文合集》9376:聽王入。

    《怀特》800:聽王入。

    《甲骨文合集》5306:丁卯卜,王聽唯㞢害。

    《甲骨文合集》5298: 贞,王聽唯忧。

    《甲骨文合集》5313:贞王聽不……。

    由甲骨卜辞可知,聽王也可称作王聽。如此,则聽可能为私名,如殷商王室先祖王亥、王恒等,但不排除为国族名的可能。齐文心《关于商代称王的封国君长的探讨》认为,在一些甲骨卜辞或记事刻辞中,有王的称谓与国族名号相连属,称“王某”或“某王”,如同习见的“侯某”或“某侯”、“伯某”或“某伯”一样。这类的王显然不是指至尊的殷王,而是 指与侯、伯地位略相等同的他王。

    合集18218

    隹匕(左隹右匕)王

    《甲骨文合集》18218:贞叀隹匕冉。

    《甲骨文合集》36956:庚寅卜,在㠱(己上其下),贞王步于隹匕,亡灾。

    㠱在今山东,则隹匕也应在山东,可能属于东夷族。据《说文解字》:隹,鸟之短尾总名也,象形。以鸟为图腾部族当时东夷少昊族。隹匕字可能是雌字的本字。

    《说文解字》:雌,鸟母也,从隹此声。从隹此声,可能是错误解读。雌字,可能从止从隹匕,止声。据王力《中国音韵学》,雌字上古音在支部,止字在之部。支部和之部可以通假。

    据王兆鹏著《上古出土文献韵部亲疏关系》第7页,支部字“雞 ”和之部字“箕”可以通假,陕西岐山县凤雏村出土西周甲骨文H三一·二:“唯衣雞子来降,其执眔氒史,在旃爾卜,曰:南宫辝其作。”徐中舒《西周甲骨初论》、陈全方《陝西岐山凤雏村西周甲骨文概论》并读雞为箕,箕本商纣诸父,封于箕,故称“箕子”。箕子曾因谏纣被囚,周武王灭商,释其因,而以之归镐京。所谓“箕子来降”,殆指此也。

    合集8564

    四比攵王

    《甲骨文合集》6:丁酉卜,宾贞,叀戍杫令从四比攵(左上四,左下比,右攵)王。

    贞叀戍延令从四比攵王,六月。

    《甲骨文合集》4603:乞呼卯……四比攵……告……丁。

    《甲骨文合集》4604:……翌甲……四比攵其至。

    《甲骨文合集》8564:贞……登……四比攵…… 工口(上工下口)……。

    “四比攵”,有学者识读为“鹿”或“四比犬”,地望可能在今山西北部一带,四比攵王,应是四比攵地首领,

    学界对于甲骨文记载的“某王”和“王某”的区别,有不同的意见,本文暂时介绍以上四个“某王”的情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甲骨文所见:商代方国之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rkl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