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下课,和同学一起去小吃街吃饭,路上遇到了一对老师,一男一女走在我们前面。路比较窄,我们只能跟在他们后面。只听见女的若无旁人的大声说:“现在的学生都趋之若鹜的考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呢,还不是找一份工作,如果说在本科毕业的时候能找到工,那还去考什么研究生啊。你说对不。”男的没有发表意见,只是跟着附和几声,“恩,对,是这样。”
从小我就被家长灌输,“你要好好读书,以后找份好工作,不读书是没有出息的,你看,你爸妈就是没读过书,在家里种地,你以后要是不认真读书就要回来种地,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生都累死累活。”所以我认真读书,考上大学。但在大学我开始迷茫了,读书,什么是读书,读的什么书,读书干什么?一连串的疑问压的我喘不过气来。我开始寻求周围同学的帮助,我问他们:“你读书是为了什么?”他们大多数回复我的是:“读书找份好工作,以后养家糊口。”我继续追问,“如果只是为了找份工作,那你不用读书啊,现在就可以出去工作了。”“读书是可以找到一份工资更高的工作。”“哦,读书是为了找到一份工资更高的工作。”
上课的时候,为了教育那些不听课的同学,老师也会告诉我们,“你们现在上课不听,以后怎么考研究生,不考上研究生你们怎么找到一份好工作。现在这个社会只是本科生毕业已经不够了,只有考上研究生才可能有出头之日,我告诉你们,今年我们学校招人,只要了两个本科生,全都安排在了保卫处,你说说你们以后能干啥。”“哦,要想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就要考研究生,想要靠研究生就要读书。所以读书才是硬道理。”
最近有一部纪录片,郑琼导演的《出路》。片子讲述了三个出身不同的少年寻找自己的出路。一位叫马百川,甘肃大山深处的小学生。给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镜头是她坐在一个荒凉的土山包上读书。马百川说自已想要去北京读书,她喜欢读书。背着书包满脸笑容地走在上学的路上。四年后,镜头中再一次出现她的身影时,我震惊了,三个女孩子,挺着肚子在一起聊天。她们抚摸着自己的肚子,是不是在说:“孩子啊,你以后要努力读书啊,不能像妈这样,你要走出去啊。”有时生活就是这么残酷,他根本不会同情任何人。
第二位是小城镇的复读生袁佳。袁佳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工,在读书这件事上父母从不会克扣袁佳,全家都希望他能考上大学,改变家庭的命运。袁佳也没有辜负希望,考上了一本,虽不是985,211,却已经打开了通往改变命运的大门。我记忆很深的一幕是袁佳在公司做动员的时候,经理在前面带头,后面的他们大声喊着。我瞬间疑惑了,此时的袁佳不就是几年后的我自己吗?
我跟袁佳一样,都是来自小县城,在父母的期盼下,一步一步顺利考上了大学。我们家有三个孩子,父母全都把我们供到了大学。就像父亲所说:只要你们想读书,我就供你们。看着袁佳,我陷入了迷茫,几年后,我是不是也会跟他一样跟在经理后面大喊着做动员吗?这难道是我想要的吗?我拼命读书,就是为了做这些事吗?我曾经豪情壮志,满腔去热血,想要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想要改变这个社会。最后只能几十年如一日的做着枯燥的工作,每天还要强颜欢笑的去面对不喜欢的事,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只是能够简单的掌握自己的时间,而不是被别人操控。今天老板说加班就得加班,老板说不放假就不能放假,这是我所厌恶的,我想要掌握自己时间,人生短短几十年,若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哪还有什么意义。
第三位叫袁晗寒,父母是北京人,从小上的最好的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十七岁便从北京美院附中辍学,那是袁佳和马百川永远不可企及的学校。在家闲来无事,想要开个酒吧,父母便资助她,不久酒吧倒闭,她随后去了德国留学。袁晗寒认为:人生不会被饿死,谁都不会被饿死。至于工作,她什么都能干,只要不会饿死就行。可是她不知道,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马百川是她永远不可能知道的渺小人物。其中有一句话,是袁佳看了袁晗寒的生活背景所说的:“我能够接受这种不公平的存在,但是我相信,通过我自己的努力,我的下一代能够到达她的这种生活水平。”
相信很多人都和袁佳的想法一样,我这一辈不能达到她的水平,我的下一代会通过我的努力达到。我们的父母也是这种想法,他们这一辈在家种地,为了改变下一代的命运,他们累死累活的一定要把我们送到读书。对此我不做可否,以下只是我的个人想法: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下一代能够达到袁晗寒的水平,但是,袁晗寒的下一代却高于我们的下一代,和他们之间永远隔着一代人。
古人读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抱负,为百姓开太平。现在读书是为了找工作,养家糊口,仅仅停留在齐家的地步,这是何等的渺小的目的。短短几十年,前面二十年拼命读书,后面二十年拼命工作,一生不得为自己又是何等的可悲。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变成自己喜欢的工作,每条才会开心面对生活。现在这个社会不缺乏伯乐,千里马却极度匮乏。做自己喜欢的事,坚持下去,读书才更有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