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城区第四实验小学 康红敏
最近读了张祖庆老师的《给青年教师的36条成长建议》,这本书是张祖庆老师面对青年教师所给予的36条成长建议。读来如春风扑面,祖庆老师如一位智者,对入职不久的年轻教师指出了切实可行的成长道路;又像一位老大哥,对教育路上的年轻人谆谆教导,用心良苦。与其说是成长建议,倒不如说是张老师自我成长的心路历程,他用自己的丰盈的经历与经验告诉老师们哪里是雷区,哪里是锦绣前程。
从年龄与教龄的角度,我早已不是年轻人,更不是青年教师了,但从学识、阅读量、教学经验等等方面来讲,我依旧还是一位“青年教师”;从自我成长的顿悟上,我依旧是“青年教师”;从我对教育不同以往的认知上,我依旧是“青年教师”。翻开书,就被题目吸引:“成为精神上生生不息、绵绵不绝的教师”。恰巧心中想到“过一种永远年轻充满朝气的教育生活”与我心有戚戚焉。做了很多笔记和批注,想起自己年轻时刚刚入职的日子。年轻教师踩过的坑我也曾踩过;作为年长的教师,依旧有些坑还在踩。转变观念,相见恨晚。“读书,自以为非”,在这一章节里看到了张老师长长的书单。正是涉猎广泛、丰富的阅读史成就了张老师吧。致敬,多么了不起!《教室即研究室,问题即课题,成长即成果》,在这一章里,张老师讲“一个卓越的老师,要做自己的课程建筑师”。想到自己,何谈课程?“语文老师最后的修炼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写作写作再写作。读,丰盈自己的内心;写,记录自己的生活。我们要增加自己精神海拔的高度,做一个绣口锦心的人。”谆谆教诲,谨记在心。“蹲下来看孩子“我做的还远远不够!我感觉精神海拔越高,越能蹲下来看孩子。沉入教室全情投入,全力奋斗,建设一间幸福的教室,找到职业生涯的安身立命之所在。
似乎这就是我目前的状态,从来没有如此爱过我的教室,爱教室里那些孩子,我想,只有自我提高,我所给予孩子们的才会更多更好更长久。而张老师提及的教师成长之境界“醇境”“化境”更是难以企及。唯有长久的学习,努力与奋斗,向张老师致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