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小丢
让我们先把时间稍稍倒回去一些,回到8月17日的上海书展现场,在这一天举办的大大小小的127场活动里,马克•李维的签售会是人气最旺的那个,求签名的队伍,从中央大厅,沿着楼梯,排到了二楼。签了近3000本书,但马克•李维一直保持法式优雅,微笑颔首,还给每位读者的扉页上,都签上了一句法语赠言。业内人纷纷惊呼“上海书展掀起马克•李维旋风”,并有人开始把这几年马克•李维作品的畅销称为“马克•李维热”,而在我看来,无论是“旋风”还是“热”,都没有“马克•李维现象”来的贴切,因为旋风和热都是短时的,带有时效性的词,而“现象”一词更具有说服力。
近些年来,引进的当代外国文学作品成为畅销书的例子不少,但是很多都是书红人不红。像马克•李维这样,在《偷影子的人》之后无论作品风格和主题如何都本本畅销的作家,大概还得追溯到哈利•波特之母J•K•罗琳了。
(马克·李维)马克•李维现象的萌生还得追溯到两年以前,2012年博集天卷引进出版了《偷影子的人》,这已经是马克•李维个人的第十部作品了,而且也并非他的作品首次在国内出版,之前出版的几本作品的影响基本没有超出少数当代外国文学爱好者们的圈子,似乎连不温不火都说不上。在出版方并未大肆宣传的情况之下,《偷影子的人》居然一路攀上了各大文学类图书畅销榜的榜单之上——之后一待就是两年,大有将“畅销书”变为“常销书”的趋势。《偷影子的人》并非一夜爆红,它在坊间的流传完全靠的是读者们口口相传的推动,如润夜无声的细雨,马克•李维这个名字是一点点走入到普通读者的心里的。
(一个老是受班上同学欺负的瘦弱小男孩,因为拥有一种特殊能力而强大:他能“偷别人的影子”,因而能看见他人心事,听见人们心中不愿意说出口的秘密。他开始成为需要帮助者的心灵伙伴,为每个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生命的小小光芒。某年灿烂的夏天,他在海边邂逅了一位又聋又哑的女孩。他该如何用自己的能力帮助她?他将如何信守与她共许的承诺?)
“因为这是一本你看完了之后就迫不及待想推荐给身边所有认识的人看的书。”这是绝大多数读过《偷影子的人》一书的读者的感受。《偷影子的人》讲述的是一个情节简单明了,内容温情治愈的成人童话,一个有着“偷影子”的本领的小男孩,可以聆听影子主人灵魂深处最真实的情感和最隐秘的经历。他在别人的故事中试着去领悟人生的真谛,并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经历着亲情、爱情和友情的得到与失去,放下与懂得。在这平淡岁月里经历得失而慢慢丰盈起来的人生里,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马克•李维精确地捕捉到的是人人成长中都有的经历,也是人人都体会过的情感,在这一刻,语言、文化、地域和时空的隔阂都被抹平,真挚的情感是全人类共通的语言。
这也是马克•李维可以成为现象级人物的基础。曾经有人问马克•李维为什么他能成为全世界读者最多的法国作家,他说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的文字画面感特别强,感觉就像在看一部电影;二是他在写作中敢于尝试不同的风格——悬疑、冒险、爱情喜剧等。我想这些原因只是马克•李维畅销的必备条件,而非主要原因。这个世界上文字画面感强、写作风格多变的作家不要太多,不说那些籍籍无名的,美国恐怖小说之王斯蒂芬•金也符合这两个特点,但是斯蒂芬•金在大陆读者中的被接受度始终局限于类型小说的拥趸。
(我很爱老金的,我可没有在黑他,我认为老金是一直被人们低估了的一位伟大作家)马克•李维文字的魔力来源于他对人性弱点和阴暗面极其精准的把握,以及在深刻懂得的基础上散发出的温柔的体谅。有太多太多的作家看透了俗世的黑暗与人生的虚妄之后,选择的是愤怒的揭露和控诉,那是一种凉薄的笔触,是真实的,却也散发着透骨的冰凉。
而马克•李维不是的,《如果一切重来》和《比恐惧更强烈的情感》里的主人公,《纽约时报》的调查记者安德鲁•斯迪曼,因为调查的内容涉及到人类历史上急欲被掩饰的污点而多次徘徊在生死边缘。尤其是在《比恐惧更强烈的情感》的一开头,重伤未愈的他失婚、酗酒,状态差的也接近失业的边缘,他是全世界最有资格憎恨生活的那个人。然而当追查家族历史的苏茜向他求助的时候,伤痕累累的他依然选择的是找出真相,并且尽他所能的温暖苏茜那颗不再轻信他人的脆弱心灵。安德鲁•斯迪曼给苏茜的温暖,就像是马克•李维给人的温暖一样。
(2012年7月9 日清晨,《纽约时报》调查记者安德鲁•斯迪曼在晨跑中遇刺,随之倒在一片血泊之中。清醒后的他发现自己回到了两个月前,上天给了他第二次机会。他有两个月的时间调查阿根廷独裁期间一桩丑闻的真相,弥补对最爱的人犯下的罪孽,并找出杀害自己的凶手。从纽约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安德鲁开始与时间赛跑。)如果是刚刚读完了《偷影子的人》的读者来读以安德鲁•斯迪曼为主角的这一系列故事,可能会有一点点的不适应。因为马克•李维在这两部系列作品中完成了写作内容和形式上的全方位转型,《偷影子的人》中偏小清新的温暖抒情氛围已经消失殆尽,马克•李维不再囿于个人小情小爱的怅惘,而把目光投向了更厚重也更具有现实意味的历史纵深之处。这种转型的倾向,在《伊斯坦布尔的假期》这部散发着小清新爱情味道的作品中就已经初露端倪,在找到了安德鲁•斯迪曼这个系列主角之后,开始渐入佳境。建立在真实历史背景下的写作,使他的文字不再仅仅为少男少女们代言,而具有了更加严肃、厚重的气息,足以吸引阅读口味更加严苛的读者。
但是,无论马克•李维给自己的作品建立起几层叙述空间,加上多少令人目眩神迷的因素,例如爱情、历史、悬疑、奇幻,他内心的创作核心一以贯之,是关于人的成长。《比恐惧更强烈的情感》中的安德鲁•斯迪曼和《偷影子的人》中的小男孩一样,面对选择和诱惑的时候,也难免会有困惑和犯错的时候,只要人还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一天,成长就是一件永远不会结束的事情。他们也都在众多事件的考验和磨练之下,逐渐学会了珍惜,成为了更加成熟的自己。《比恐惧更强烈的情感》比《偷影子的人》更进一步,以苏茜和安德鲁•斯迪曼个人和家庭的遭遇,折射出时代对个人命运和精神的双重碾压。而安德鲁•斯迪曼的清醒和反抗,也因此具有了一种时代精神的重量。
(四十多年前,苏茜的外祖母莉莉安被指控犯下“叛国罪”,之后悄然失踪。 2013年,苏茜在勃朗峰找到了探寻真相的重要线索,却在那里失去了此生最爱的人。《纽约时报》记者安德鲁•斯迪曼被苏茜的勇敢和智慧打动,早已对生活丧失信念的他决定帮助苏茜查找真相,也借此重建自己的人生。调查处处潜藏危险,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与死亡相伴生。然而有一种情感比恐惧更强大,他们奔走在纽约城和极地冰川之间,努力要揭开隐藏在这个时代里最危险的真相。)马克•李维说过:“我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17岁就成名的作家,当我不是一个天才的时候,仍然可以通过努力来成功。”天知道我是多么感谢他没有17岁就轻易地下笔写人生,而是在开过数码影像合成公司,也做过建筑事务所合伙人之后的37岁,才决定将他的童年情结和自我身份追寻的渴望落在纸上,那是只有在亲眼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与罪恶之后,在经历了梦想的破碎和希望的重生之后,在最真实的自己和这个世界达成了谅解之后的人才能写得出的文字。那样温柔的体谅,是他选择守护这个世界的方式。
这个世界尽管有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是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被守护的最美好的东西。这是马克•李维想要通过作品传递给我们的,也是我们爱他的原因。只要童年情结和身份认同的困惑还存在于个人的成长道路之中,那么马克•李维现象就永远不会消失。他在写作这个过程中完成了自我身份的确认:“我的自我追寻就是最大化地去了解身边的世界。”而他也把这个更大的世界带给了读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