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本家的亲戚姥爷,读过几年书,闲时也写写字,吹个笛子,之前在镇上当小学教师,他自视甚高,总觉得不能与这些乡下的粗俗亲戚合流,一开始大家还对他敬重有加,后来就断了联系了,不知现在怎样。
大二的时候,参加学校一个什么文学社,认识了一个文艺青年校友。一开始觉得这个人好像很有才华,谈话演讲时引经据典,还能背出好多我听都没听说过的古诗词,后来接触久了才发现,他说话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只有华丽的言辞,让人听了很不舒服。
如果“读书人”的门槛很低的话,那我也勉强算半个吧。我从刚认字就开始翻我爹的书架,初中的时候开始接触各种文学作品,当时周围的同学只是在看一些青春杂志,期刊或者耽美小说之类的,我却在教室里装模作样地看《瓦尔登湖》,虽然这本书到底说了什么,当时根本没看懂,到现在也不记得半分,但那个时候,我无疑是很有优越感的。
这种心理状态一直持续了好几年。如果内心有不平衡,就自然会流露而外,掩盖却也掩盖不了,以至于那段时间我根本没有什么朋友。周围的人可能觉得,我这个人实在难以接近。
这样的后果便是,虽然那几年我的知识面确实得到了提升,但在人际交往方面却是一片空白。
这应该是一个阶段,有的人能及时醒悟,有的人却长久困在其中。
上大学时跟同学一起打游戏,打篮球,跑步,我发现他们的技术都比我高出许多,有一个舍友打游戏的技术非常高超,常常让我自叹不如,显然是多年练习的结果。
我的姥姥是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但是她的手艺却非常好,她会烙薄饼,编鸡笼,裁衣服,种菜园,还做得一手好菜,只是读了几本书的我,显然做不了这些。
后来我就承认了这样一个事实:阅读跟打游戏,打篮球,画画,唱歌,做饭是同样的事情,要么是出于兴趣乐在其中,要么是为了消磨时间。
一个人如果因为自己的兴趣或特长,而产生优越感,非要压人一头,实在是不妥。
然后我就开始思考,是什么样的心理起因,让我们产生了优越感呢。天底下兴趣爱好如此繁多,为什么单单把读书人的清高提起来强调。
一个人在不自信,底气不足,被压迫时,就非常需要优越感来填充。回想到过去,我就常常对周围同学报这样的内心态度:虽然我成绩没你好,但是我读书比你多;虽然我长得没你帅,但是我读书比你多;虽然我打篮球很菜,但是我读书比你多…
如果不断有这种心理暗示,人就会越来越狭隘,读书这件事的也就偏离了初衷。
而为什么总强调读书人的清高呢,而不是强调歌手清高,画家清高。读书这件事情本来是好的,我想大概是读书的门槛比较低,拿本书就可以装模作样地看,人的基数也很大,简言之就是容易装逼,装逼的多了,就容易让这个群体有不好的名声。
我现在对读书这件事的态度大概就是,在闲时增加趣味,增长见识,以减少生活中的无趣,至于什么精进,克己,修身的作用,有就有,没有也不可强求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