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罗胖的启发俱乐部的一期话题,题目是“什么叫‘会工作’?”。这期话题回答了这样一系列问题:
1.为什么有的人能做成很多事,但是有人做了很多事,但是最后看起来什么都没做成?
2.为什么有的人一直在学习,但是学习效果看不到,而有的人学习效果显著?
3.为什么传统的学校教育让孩子们考试很厉害,可是面对真实的复杂问题时却一筹莫展?
4.上学越多越无用是怎么回事?企业家中博士所占的比例很少,为什么?
5.为什么婚姻专家建议结婚之前要先来一次旅行?
6.什么样的人能够跟你相伴一生?
7.什么样的工作能够让你持续有动力?
8.对许多人而言,高考和考研是他们的人生巅峰,从此他们再没有高光时刻,为什么?
9.到底是什么让一个人成功又幸福?是什么让一个人的生活无趣到绝望?
上面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归结为同一句话:你是否拥有一张让你想想就觉得幸福的清晰图画?
1.你有一张图吗?
罗胖举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例子。改革开放40多年,前18年,中国人引进外资,学习先进经验,合资企业遍地而生。结果,中国没有生产出自己的汽车。18年后,吉利、奇瑞、华晨、比亚迪、长安、五菱、江淮、长城、哈飞、上海华普等中国自主汽车品牌陆续进入市场,很多已经站稳了脚跟,甚至出口到其它国家。
18年前后的变化就在于有没有图。
李书福当时一没有技术,而没有资金,想做汽车。官员告诉他:汽车是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绝对不是一个普通民营公司能做的事。
但是李书福不听。他有一幅图:一辆沙发+四个轮子的汽车,成本控制在3万元。凭着这幅图,他开始了造车之旅。缺什么补什么,不会什么学什么,需要什么技术就学习什么技术,需要什么人才就找什么人才。
这就相当于两件教室,一间教室有老师、有资料、有教具,但是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不知道知识和知识之间有什么关系。另一间教室,学生只有任务:让一张图纸成为现实。
哪一间教室里的学生会学有所成呢?
有专家、有技术工人、有资金链的国有合资汽车企业就是第一间教室,李书福在第二间教室。
2. 你的图来自哪里?
罗胖说他从小学到高考,脑子里只有一张图:获得高考录取通知书。这一张图用了十几年。大学时,工作时,就没有这样可以用几十年的图纸了。到了现在,他有了新的图纸,每天都在让图纸成真的过程中,充实、忙碌、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一张高考的图。
然后呢,有的人换成了考研的图。有的人换成了毕业工作的图。
有的人一张图用十年,有的人一张图用三年,有的人一张图用3个月。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图,只不过有的图来自父母给予,有的图来自老师给予,有的图来自身边的人,也有的人从媒体和广告中获得图。
当然也有少部分人像李书福一样,拒绝别人给的图,非要自己亲手画一幅图,一辈子只想着把自己画的图创造出来。
人的本性是自恋。对于自己创造的东西,有更大的积极性完善它。
你没有梦想,就会有人让你实现他的梦想。你没有图纸,就会有人塞给你一张他喜欢的图纸。
而且这个时代特别支持带着图纸折腾的人,技术变革、观念更新,给图纸成为现实提供了无数的资源。
3.如何画图呢?
回到那两件教师,一个万事俱备,就是没有图纸,导致中国18年没有生产出自己的汽车。一个只有图纸,从无到有的缔造梦想。
两者不同的就是你是否能画出让你喜欢,让你愿意为之付出的图纸?
我们的教育似乎只在乎我们能不能执行图纸,不在乎我们能不能画出图纸。
“画出图纸意味着重新定义问题。重新定义问题的能力决定着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到底,画出自己的图纸是第一步。
关于对于如何画出自己的图纸,我还没有答案。亲爱的朋友,你有想将其实现的图纸吗?你是如何画出的呢?期待你的留言。
2021/3/2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