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年坚持写日记到现在整整16年,但都是自嗨式,正是因为私密,所以可以脚踩西瓜,滑到哪就到哪。那时候写日记不是为了宣泄情绪就是自我梳理或者记录难忘事件。而写日记并不缺素材,全都是个人经历,以及从中体会出的点滴智慧,几乎很多次是收不住笔,灵感一来洋洋洒洒过万字的日记并不少见。不过即使如此,我从今年7月份开通了个人公众号以来,还是依然没发表过一篇个人原创文章,哪怕两次在打卡群里的微梦想清单上承诺过。为何如此?
日记跟公开写作的区别最主要的是私密性,日记是自说自话,不用顾虑看众感受和是否理解,当然个人的隐私也是不方便公开。任何人只要体会到写日记的好处,哪怕不是天天写,长期以往就能形成习惯。又由于不公开,就没有什么要求和标准了。因此从记录自己的动机出发,以及它的随意性和低标准,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真不难。
相比,公开写作的难度明显增加。因为目的是为了获得肯定,从此就增加了两大难度。
第一,考验作者的写作水平
选材上和用词上都要考虑看众感受,甚至三观得正。同时逻辑上要结构合理,做到通俗易懂。
第二,投入更大量的时间
如果说日记是半成品,那公开写作必须是成品。前者可以成为一个作品的原材料,不需要精心打磨,后者取决于你的作品标准,你可以为1000字的文章,花1小时,也可以再花半天时间。
记得在以前的博客和微博时代,也曾经写过一小段时间,后期出现了微信以后,就没有再继续以前的公开写作。原因主要是成本投入进去后,没有获得太多的关注,所以失去了对这个关注度的追求,放弃也是迟早的事情。
而最近三个月,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对于公开写作的强大决心,是由于我发现了一个无论是对自己的成长,还是自己专业技能的变现上一次史无前例的绝好机会!
个人成长从来都是我行动上的源动力 ,最近的两次发现更强化了我通过选择写作达到自我精进的目的。
第一个发现是全社会正涌现出过往未曾出现过的数量庞大的终身学习的人群。
通过长期对罗辑思维的跟踪学习,更加确定中国正崛起全世界甚至人类史上最庞大的中产阶级。而罗辑思维后期探索出的模式:成为知识的服务运营商。罗胖正是参考时代周刊创办人亨利卢斯的创业史,当年时代周刊的成功正是首次满足1920年以后美国迅速崛起的中产阶级对认知升级上的需求。中国也在重现着美国当时的情况。罗辑思维和得到app提倡的碎片化学习的成功不就侧面反映着这一事实。同时也会带动更多本来没有终身学习观念的人群也不得不赶个时髦。正是如此庞大的好学群体,那通过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就变得有数量上的受众基础。而且这部分受众群体有着从对信息的渴望再到知识的渴望最后到自我改变的渴望。
第二个发现是通过写自己精进故事或者分享自己技能的公众号竟然收获比一般功能型或者团队运作的公众号还要多粉丝和阅读量。
这个发现源于我7月份我参加了一期Angie的时间管理特训营,从不同学习者的朋友圈里都会提到同一批人的名字,例如秋叶大叔、彭小六、剽悍一只猫、小川叔、秋水教主、老秦、李海峰、吉吉麻麻等等,后来知道了他们就是知识型 IP。现在我会把他们的公众号置顶。他们的出现完全改变了我对运营公众号的消极看法,之前我曾关注过的323个公众号,几乎是零打开的状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连收藏过的文章等同于雪藏,更何况那些需要二次三次打开的订阅号里的信息。但就在这个环境下,知识型IP的文章轻易收获几千上万的阅读量。加上秋叶大叔的分享里提到为什么他要重新开一个秋叶大叔的公众号,更让我确信一个有温度有性格有故事的人写的文章所展现的吸引力是普通公众号文章所不能比,正如罗胖分析,我们关注的不是内容本身,而是透过内容和后面的角色进行社交。而这一句轻描淡写的结论恰恰揭开了内容创业的秘诀!
另外一个让我下了这么大决心开始写作一个更现实的原因是我可以通过线上分享把我的技能变现。
我从2010年开始学习理财规划,从跟着公司搞讲座,到自己学会个人办沙龙,加起来也有一百多场。特别是最近恢复办线下沙龙以来,感觉到自己来深圳后建立起来的熟人朋友能邀请来的越来越少,甚至答应出席的又因临时情况放鸽子。导致即使是持续每周都办线下沙龙,但每次只有3-7个人,就变成我一周只为他们几个服务。以前没有意识到这种低效的工作方式,但自从9月份我在一百多人的微信打卡群里分享了一次60分钟的理财后,开始重新思考我的讲课对象,因为那一次差不多有30位群里的人加我,打赏也有七八个。这似乎说明了我这个技能在市场上大有需求,而且听过几次别人线上讲理财后,发现没遇到有讲到本质的,甚至还有一位分享后直接被听众说像是照着教科书来念。
更何况现有的各路IP大牛也率先用他们的真实案例给我们展现了强大的线上线下变现能力。甚至很多都是这一年两年里才开始走上这条路的。而文章的传播属性又比微课或者语音强,加上几乎零边际成本。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也在促使我赶快下笔行动。
综上所述,最后的结果就是巧遇六子老师的写作开班信息后,立马加微信爽快打款,我知道自己过往有严重的拖延倾向,所以这次是狠心对自己下手的大好机会。如果在那么大的时代机遇下,我若因为拖延,没有把握住,那真是活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