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篇《心中的惜字亭》,感觉很。。。。。。最后好像只剩下一声叹息。
"报上商业广告,大字写着“热猎恭贺”。那“猎”字极刺眼,细读内容,不涉“猎”义,并非谐音游戏,“又”是个别字。
近十年来,中文媒体广告中的别字,越来越多,有增无减。如果别字是段落中的小字,还可说是疏忽,但一次又一次,标题出错,就不是“疏忽”可解释了。
有人说,许多买广告的客户不谙中文,只是要“翻译”一个中文版广告。若真如此,就更令人难过:制作这些中文广告的人,对中文根本无情。因为无情,莫说无感措辞的细微分别,连基本的用字正误也无知无觉了。
我们的中文媒体为何会容忍这样的广告呢?一个自重自惜的中文媒体,不会认为商家广告中的错别字与它无关。就算媒体可以容忍这样的广告,长期以来,我们的整个社会,为何会容忍我们的中文媒体以这种态度来对待中文广告呢?
终于找到了心痛的根源:我们的社会,很多人对中文没有感情,不会珍惜。
纪伯仑在《先知》中说过,若无整棵树的默许,一片叶子不会枯黄。我们的社会就是那棵树,毫无表情地,默许一片又一片错别字的叶子,纷纷招摇。
曾经看过,曾经提醒过,曾经的仍然继续:民众俱乐部外面的布条,把“健身中心”写成“建身中心”;小贩中心里的食摊,把白饭写成了“白反”;唱片行外面的橱窗,把“歌坛新天后”写成“新天候”;电影院外面,“隆重献映”写成了“隆重限映”。长期这样,错别字和错用词的叶子终于招摇到海外去,贻笑大方。
有一次,在商店里拿起一罐健康食品,上面用中文写着:“对心脏有益”。写的是繁体字。心脏的脏,竟写成肮脏的脏,那间店的店员一定很纳闷,我为什么会对着一个罐子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无辜的文字,一被用错,一经印刷,那错误就以千倍万倍的遗憾,流落各方。看着,摸着那错字,心,又痛了。
萧萧在《惜字亭》里提过台湾客家乡镇的“惜字亭”。传统乡民敬惜字纸,写坏了字纸,并不随意丢弃在垃圾桶里,而是仔细存放起来,隔一段时间送到惜字亭去焚化。
我没见过这些惜字亭。在我的心中,倒是有一座自己的惜字亭,在这个生产与纵容错别字的社会里,显得有点寂寞。一次又一次,我以疼惜的手势,在这里、那里,捡起这一个那一个“印错”的字,默默地,在心中的惜字亭里焚化,默默祭奠一些过去社会曾有过的、敬惜文字的虔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