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曼同学读小学两年了,考试次数不胜枚举,对于成绩不关注那是假的,但也没有过分关注过。
孩子上小学后,妈妈们讨论的话题自然少不了孩子的考试成绩。最常听到就是,那题不是不会做,就是马虎。其实亲爱的,对于七八岁孩子来说,马虎不是错,您整天把这俩字放嘴边就是您的不对了。一个世界有名的机构有一项统计数据,七岁左右的孩子大都有马虎粗心的现象,这实在再正常不过。我们只要认真观察下身边的孩子就可以理解。
我们的家长好像大都有一百分情结,觉得孩子的题那么简单,考一百分理所当然,其实不然。前段时间,闲来无事,我试着做了孩子一份数学试卷,一口气做完,辛苦不说,还真错了两道题,真心感到不易。
没有体验就没有发言权,亲爱的,别再对孩子的成绩轻易地指手画脚了,不要再苛责孩子必须要一百分了。满分是一个极限,一般情况下大多孩子根本达不到。
年前无意看到侄子的一份试卷,具体分数记不得了,只记得挺不错的,上面还有孩子妈妈签的家长意见,依稀记得好像陈述了诸如马虎了,粗心了,要努力学习了,争取下次考得再好些了,请老师多关注了等等,貌似标准的家长意见范本。
有句话说的好:“优点不说慢慢变,缺点越说越明显”。
如果孩子每次考完,我们都要告诉他,你又马虎粗心了,你又不认真了,那么,时间久了,真的就成了孩子身上一个撕不掉的标签了。
记得孙小曼同学第一次拿试卷让我签意见时,我还嘀咕,是写给老师看还是孩子呢?第一次写咱怎么也得表现的谦虚低调,也是用了标准模板,但是,我发现小曼同学很关心我的意见,每次签完她都要认真审阅一番。
我们的家长意见在老师那里是八十分之一,而在孩子心里可是整个世界。所以我开始重视签意见这个“工作”。
作为小学生的孩子们特别需要的一种心理营养就是:认同、肯定和赞美。每个孩子对待考试都是认真的,儿童天生就懂得自尊自爱,即使家长不说什么,孩子们都会产生对分数,对名次的追求和渴望。所以,无论怎样,我们的家长意见里都要体现对孩子的认同和肯定。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引导孩子面对知识本身而不是完美的考试分数,这样孩子在学习上的潜力才会慢慢喷发出来。
所以我的意见一般都是尽量找出孩子试卷中的优点,例如书写比之前整齐认真了,计算题做的很用心,对待做错的题知道用心的弄明白原因,上次出错的题型这次都作对了,通过做题知道上课很用心,等等。总之,尽量不单纯关注分数,尽量通过家长意见这个重要的交流方式,提高孩子学习的自信,帮她找到学习的目标!
自己一点拙见,敬请批评指正,也请喜欢家庭教育的朋友多多交流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