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停电是家常便饭。
入夜了,一户人家一两个房间开着灯,不会弄得整间屋子灯火通明,农村人过日子讲究实惠,每家每户零散灯光串起来,不停开着、关着,窗边不断穿梭的人影,构成一幅幅动态剪影画。
乡村入夜早,白天都把一颗劳心交付生活,夜晚才腾出时间安放自己的闲情,缝缝补补,唠唠家常,揣想下明日生计之事,熬着时光。
倘若此刻突然停电,手中正在做的事情会一下子被打乱。
春秋季节,满目绚烂多姿,风光在白天已经看透,黑魆魆的夜晚不具备任何诱惑,停电的怅然心绪被放大。大家掌着煤灯,点着蜡烛,安静地等着,催促村中电工师傅开闸送电,有的索性早早入睡,情况多变的当属夏天。
空气溽闷,人一下子从电扇带来的凉风习习中抽离,瞬间汗流浃背,那暗黄的煤油烛光,更添几分焦灼,大人把小孩唤到身边,擦了擦他们汗津津的身子,轻轻摇起蒲扇,开始讲故事,左手摇累了,右手换着来,时间久了,便歪着脖子,爆出的青筋显得有些吃力了,小孩子见大人这个窘样,嘻嘻哈哈一把夺过蒲扇回赠大人一顿猛煽,大人头发被吹得竖在头上,嘴里一边骂骂咧咧,一边笑着对小孩最近在学校或生活中的表现做点评,尽兴之处还不忘拧一下胳膊。
乡邻纷纷走出屋子,搬来长条凳,唠起家常。男人沉闷,点一根烟,夜色中弄出荧光微闪,将养家的辛酸劲都咬在这烟头上,变成袅袅轻烟散开去,心中豁达起来,吸得坦然;妇人白天闷头做事,低头别家门前过的样子无影无踪,说起家长里短,各种人生道理头头是道,黑夜给了她们佯装自我的勇气。
户外月色幽凉,星光璀然,波光微荡,草动虫鸣,树影人沸。
夜不再安静。
若冬天停电,窗外寒风凛冽,屋内掌一盏煤油灯,点几根蜡烛,灯芯散着光晕,暖渗透到房间的边边角角。微光虽寡淡,但有毛衣的绒绒温暖,纳鞋的捶打热乎劲,作业的沙沙不绝声,煤球炉的哧哧燃烧,投射到墙上相碰撞的人影,所有微光与热火,让停电的夜晚变得充盈、温暖。
停电成为乡村生活的调色剂。
乡村落后,供电不足,停电非我愿,但在黑暗的环境下,我们学会了适应。
那时没有什么通讯工具,不像现在可以随时联系,串门本寻常,找一个人,从东村走到西村是常事,有时候找不到只能没有目的地扯着嗓子喊,会有人继续帮你接下去,整个村子飘荡着你要找的那个人的名字,世界就这么大,绕一个村子总能找得到回家的路。
没有任何征兆的停电是生活送给我们的出其不意的棋盘,生活中的小意外没有彩排,坦然接受是唯一的方式,学会在没有电的环境下给自己找乐子,是必修课。以至于后来,生活中的小确幸变成喜欢的电视剧能每一集顺利看完,一壶水可以顺利烧完,一件衣服可以熨烫完。在这些最简单的生活日常之事中,幸福触手可得。
晚上停电了还可以拿着鱼竿,拎着背篓,出去钓鱼、捕黄鳝,感受工作之外额外获得的自然之趣,收一收杂沓的心事;约上乡邻,打点牌,卸下一天的疲惫,体验“游戏人生”的凡尘俗乐,接受本心最原始的抚慰;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大人教孩子玩起墙上投影游戏,也回顾下久违的童心趣味;约上发小,互相用手电筒追逐着玩耍,挥霍着光阴在黑暗里游离,心却亮了。
借以黑暗,生活得以有慢下来的理由,奔忙的内心生出了平稳的孤寂。
后来,生活条件好了,电力供应不再成问题,停电这事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生活节奏变快,夜晚灯火阑珊,分不清白天与黑夜的边界,各种家电把我们的生活填得满满当当,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更便捷,一切都变成我们曾经希望的理想状态。
有段时间内心烦躁,生活进入迷雾看不清方向,出去几天回家,碰巧停电了,有关停电的记忆,太过久远,之前停电的片段与心境全然丢失,只剩这一团黑。住在高楼,不想出去踱步,只能吞咽这无边夜色,满屋子的黑色,是个巨大黑洞,如坠深渊。
以前停电好像可以做很多事,现在突然停电却变得局促不安,不知道能做什么。
当静下心来,这样的黑暗开始带着切肤之痛的怜悯,在我脑海里再次慢慢浮现以前在乡村,那些停电瞬间的人生百态。
蓉儿家在我们村上最西边,跟其他农户隔了一片竹林,孤零零地立于锥角僻地,她家中贫困,父母长年吵架,物质精神均无望,母亲绝望出走,从此杳无音讯,当时蓉儿刚会走路,父亲追悔莫及,早出晚归出去讨生活,誓要将这穷根斩断,让女儿不再受贫寒苦役。奶奶年事已高,只能做一些洗菜煮饭的活计。当停电的时候,蓉儿点着煤油灯,一大片竹林隐约映着那一间屋、一盏灯、一扇窗、一个人的夜境来,将热闹与喧嚣帮她隔离在心海之外,她就安静地坐着,人影伴着轻风,蘸着夜色,她认真地做起功课,有时候能看到她帮家里弄一点猪食,诚心所至,母亲几年后返回家中,一家人又团聚了。
停电时,当年的蓉儿一定对黑暗有过恐惧,但是内心力量生生不息,梦想就是一盏明灯。
东的奶奶在砖瓦厂不慎坠落,落下残疾,刚开始做康复训练时,家人马不停蹄地轮番照顾,奶奶人高马大,从不服软,一直坚持训练,从不懈怠,但又怕给家人添麻烦,自己抓着家里的柜子、床、椅子等,逮到就撑着走几步,有人去探望,她气定神闲地跟人聊着天,让人心中豁然。停电的时候,屋子里一下子聚拢很多人,大家心照不宣地约定一有时间就过来帮她,搀扶着她走几步,黑暗中看不清人的表情,任何痛苦表情在黑暗中不会被定格,此时她反倒唧唧哼哼起来,在黑暗里,她可以放大脸上扭曲疼痛的表情,黑夜反而是一种成全与释放,她不想白天表露太多心迹,给别人添加麻烦,停电的夜晚才是属于她的,她是黑夜中的勇士。
几个月再见她时,她已经能顺利拄着拐杖出来晒太阳了。
陈家弟弟贪玩,引个小的火柴点燃了整片麦秸堆,幸好麦秸堆离房屋比较远,火势迅速蔓延,在田里干活的农人飞奔过来,齐心将火势扑灭,家长开始自省,平时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管理,最终铸成大错,从此停电后,大人不再出去乱转悠,更多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停电成为了生活态度、亲情关系转变的分水岭。
不禁感叹:我之前因为停电而感知的小确幸,或认为停电只是生活不顺的小插曲,这些片面理解的背后,还有这一段段更多的深意,这些都是以前的我不曾领悟过的,正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诸多苦,才让我们对世事的感悟又添了一层。
于是豁然开朗,感谢生活赐予我的这一漫漫黑夜。
黑暗中,有很多白天生活的琐碎之事被思考,也有人生无常的内心纠结被窥视,那些静寂星空下,忙碌的影影绰绰,等待星火的淡然默坐,便是一小段自我修行的时光。
心中多了份坦然,拿起手机,跟好友闲聊起童年旧事,心情也随之明媚起来,那个黑夜,变得难以忘怀。
看得见来路,便寻得到光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