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远游。
远嫁的时候天真地认为高铁四通八达,回家就是扛起背包说走就走的事儿。
却不曾想,假期有限,车票难买,某情不退,回家之路困难重重。
很感谢我的家人,这么多年他们自始至终都给予我最大的包容和理解。
01 母亲
岁月洗去了铅华,往事也开始慢慢沉淀。
尤其是这几年,她不得不选择将白发染成黑发,也接受了亮丽颜色的衣服,她不无感慨道人不服老不行。
父亲生病走后,回顾这几年,母亲一直像一个战士一样,围绕着我们姐弟三个的需求转。
2015年元旦,她来到浙江,照顾孕晚期的我。
2015年二月,她生日的那天,麦子出生了。
2019年八月,她离开浙江,回到老家陪伴姐姐儿子走过初三这一年,以便让姐姐一家安心在云南打拼。
2020年九月,送外甥顺利进入高中后,她又来到我身边替我照顾孩子两个月。之后因为外甥初入高中后的不适应,放心不下的她,又再次回到老家陪伴外甥。
2021年五月,前往郑州,照顾怀孕的弟媳,同年六月小侄女出生,一直和弟弟一家生活在郑州至今。
她说养育我们三个是她此生最大的幸福。
但我又何尝不知,成年后的我们三个选择生活在三个不同的省市,于她是多么大的亏欠。
一个离她一千公里,一个离她两千公里,一年能团聚一次都是奢侈,更别提陪在她身边尽孝了。
这一次跟姐姐临时达成一致回去看她,她嘴上没说, 但我知道她心里期盼已久。
在家的有天夜里,口渴起来想喝口水,但不巧杯子空了,开水壶里的水又烫,准备作罢躺下继续睡,她听到我口渴没喝上水之后,马上起身去晾开水。
迷迷糊糊的我,反应过来后连忙跟她说可以忍到天亮,但她却执意不干。
转身她已在厨房拿出两个碗,倒上开水晾起来,犹如我小时候半夜口渴喊她一样,也如现在的麦子半夜口渴喊我一样。
几分钟后我喝上了水,但再次躺下后内心却久久无法平静。
在她那里,无论我长到多大,我永远都是那个需要她呵护的孩子。
我开始日更写作后,她总是说让我不要熬夜,早点睡觉,少写点儿。
但行动上却会在我发稿后的深夜,认认真真一字一句读完,并跟我指出哪里还有错别字。
母爱,从未缺席,无论距离远近。
02 姐姐
勤劳善良,在姐姐身上体现的一览无余。
小时候条件艰苦,有好吃的,总是先想着我和弟弟,宁肯自己不吃,都要给我们留着。
我们做错事时,她会像个小大人一样批评我们。
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她又会像个小老师一样耐心辅导我们。
她比我年长六岁,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成绩优异的她中考后选择读了一所幼师院校。
我上初中时,她已经工作了,自此我的吃穿用她都包揽了。
那个年代通讯不发达,座机电话都是稀罕物,她常常写信鼓励我,那时收到远方她的来信成了我最大的期待。
日子在不经意间流逝,如今我们都各自结婚生子,但在她那里我永远还是那个需要她照顾的小妹。
这次回家,她说我没时间逛街买衣服,于是让我一件件试她的衣服,她觉得好看的,让我统统带走。
我说太沉了背不动,她麻溜地打包快递,于是,我还没有返回,一箱子衣服已快递到家。
在家的日子,我享受着她一日三餐变着花样的美食,还顺带教我怎样给孩子做营养又美味的饭菜。
她勤劳爱干净,我们一起到弟弟家后,我累得不想动的时候,她已经把弟弟家的厨房全面大扫除。
在她那儿,地面上掉几根头发,她都一刻不停随手拿起胶带粘走。
她没有洁癖,她只是希望,家有小孩光脚下地都可以不沾灰。
同样爱干净的我,跟她相比,真是甘拜下风。
03 弟弟
弟弟比我小两岁,小时候像个跟屁虫一样姐前姐后,刚上小学时被熊孩子欺负了,还哭着找我替他出头。
小学没毕业,他已经高我一头,自此他不再是那个需要我保护的小弟。
虽是最小的,却很独立,初中高中,一个人在家读书,父母则选择南下深圳打工。
在最容易走偏的年纪,脱离父母的视线,他也没有误入歧途,而是发奋读书。
独立如他,倔强亦如他,他认定的理儿,无论正确与否,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去年新房装修时,跟他一再建议避免踩的坑,他一个不少都踩了。
此行亲眼所见后,问他后悔了吗,他终于诚实回答后悔了,好一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英雄好汉。
临返程那天中午,为如何让母亲在帮他带孩子的同时还可以吃好睡好有个好身体,我们一言不合争得面红耳赤。
13个月的小侄女,正蹒跚学步,他和弟媳每天早出晚,母亲一个人寸步不离守着小侄女,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
心大的他,并没有注意到这背后母亲的健康隐患,在我提出一些注意事项和分工后,他居然不以为意。
那一刻,我恍惚,他小时候是不是抱错了?
但对照这些年一路走来的经历,这又很符合他的性格。
有些事情,需要岁月的积累和沉淀,方能领悟,既已如此,且给他时间让他继续领悟着吧。
此行时间匆忙,还有很多来不及看望的亲戚朋友,小有遗憾,深表歉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