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凌晨六点,远处鞭炮轰轰,天逐渐亮起来,细雨朦朦,大雾笼罩着整个村庄,湿哒哒的马路若隐若现,记忆中好多年,初一没有下过雨,奇妙的一天。
小时候特别喜欢过年,每年过了冬月总会问妈妈,哪天过年!到过年,大人就会买新衣服,过年期间小孩可以不用去干活,不会强迫写作业,可以肆无忌惮的磕着瓜子在家里看电视,那时是黑白电视机,大伙儿一起看电视尤其幸福,现在过年看电视再也找不到小时候的那种感觉,那时不比现在,小时侯过年前夕大人们都会花上几天时间做出各种平常不做的手工美食,这也是期待之一,以往“山高皇帝远,交通不发达”,也很期待见到远方一年仅仅见一次的亲人。
长大了,年味淡了不少,新年目标从期待新衣服,变为新的一年要赚多少钱,应该怎么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让自己生活的更好,要带父母去哪里走走,让他们见到不一样的世界,“一欲未平,另欲又起”。各种想法浓聚在一起,成了生活。对于小时候的吃喝玩乐,很少再有欲望延期大半年再满足的,喜欢就买。现在长大了,对未来有更多憧憬,当事情的发生和意愿有太大差距,也有无形的压力。一年一年父母渐渐有了白发,过年回家各种手工美食做的少了,但都能在集市买到,但吃不出妈妈做出来的味道,越长大越觉得过年是一年体力活,转来转去好多琐碎的事需要自己来做。
以前去亲戚家需要走10~20公里路,过去了10多年,远方的亲人见一面也容易的多,过年好在是长期在外奔波的小伙伴回家跟家人团聚的好时机,大家在一起唠唠家常,聊聊这一年发生的故事,也总免不了七大妈,八大姨的各种关心慰问。
过年前夕,屋子里里外外都需要大扫除,自己也特有积极性,好似打扫后谁会給我100万,从小到大一直都是直接参与者,春节打扫卫生是辞旧迎新的直接打开方式,老家的房子不比城里,家家户户周边占地面积均在100~200平左右,房子周边各种树叶、小的杂物堆积在一起化成一股白色的烟雾直上云霄,伴着浓浓的烟味,但内心会很放松,放眼望去干干净净,完成了一项艰苦的任务,很有成就感。
回家多动手,少动口,当下的“感知才是真实”,事实如你,身处何地,心在何地。过年在这个只有家人的世界,无论年味是否浓厚,当我们的成绩还不足够让父母骄傲的时候,也许陪伴、理解对于他们来讲,更能让一家人内心宁静,无论你是在跟家人团聚,还是身处异乡,希望看到文章的你,新的一年能按照自己新年的意愿和期许去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