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58616/416df8221cb05f65.jpg)
“年有什么好过的?”有人问。
这话让我一时语结。真是,年有什么好过的?从时间轴上说,过了这个关头,农历就算是新一年开始,但农历不是每个中国人都清楚的,更别说大舌头外国人。昨天看电视一节目随机采访老外,“您知道中国人为啥要过年么?为啥每次过年生肖都不同?”
老外一脸懵懂,回答靠谱点的是:“兴许跟时间有关系?”还是疑问句式。
其余回答更奇葩:
“一个娱乐庆典的创意?好不错。”
“我知道这是风俗,历史文化。”
“我只知道每个中国人都要回家。”
“像嘉年华。生肖是什么?动物崇拜?或图腾文化?”
“因为从前中国交通不方便所以产生了这个节日。”
终于有个帅哥干脆很实诚地说:“对不起,我不知道。”
呵呵,好好玩。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8616/bc3d0742210e9a61.jpg)
过年意味着什么?
——意味七天长假,终于可以扯直身子尽情睡、吃、耍。借过年美名修养生息,好好大补一场。
——意味可以全家旅游,国内国外,七天不长不短,合适。
——意味要回老家。一年一度,以年终为界,周而循环365天,然后再次返程。
第一条,和国庆假之类无甚实质区别。消淡了过年特殊含义,年味几近于无。第二条也半逼的,劳碌一年,只这个假期大家时间都合适,再说老家过年无外老三套:春晚、团年饭、放鞭炮,过也过腻了,不如全家总动员去旅游,异地过个新潮年。
只剩第三条靠谱。回家,回到父母身边,无论天涯海角成功与否,一概在这一天没理由无代价一一回家过年。对老一辈而言,过年就是要全家团圆,围坐一起吃顿漫长年夜饭,包饺子,看春晚,放鞭炮,第二天必须吃汤圆,之前的做香肠熏腊肉贴春联请门神,之后的串亲戚逛庙会花会灯会等等等,这年过得简直是一门浩大工程。但必须的,唯其如此方显出过年的隆重、郑重、庄重,总之在中国人习俗里,过年是好有“重”量的一个节。
第一,人情重。七姑八大姨都要串门互拜年,年货送一圈没准最后回自己手里。老一辈给小一辈的压岁钱,张张都是人情,经年累月一年一次轮回,必须的。
第二,面子重。无论贫富,过年都要竭尽铺张,从奢侈浪费的年夜饭开始,似乎备一年的食材只吃一顿,接下一周都吃剩饭剩菜,但老人愿意呃,让他们少备点还要发火,事关面子,图个红红火火兴致头。
第三,习俗重。写春联,字斟句酌务求对仗工整,请谁写?何时贴?都有讲究。然后过年前洗澡净身,讲究的是干干净净迎新年。初一不能扫地,否则会把财神扫出门。何时小辈给长辈拜年,怎么拜?磕几个头?说什么话?都有讲究。过年习俗细心人写本书,绝对是一厚本。五湖四海各地的讲究都收集全,绝对是风俗大集,足以传百年。
百年后,还有过年这一说么?还有对种种规矩的讲究么?世人感叹年味逐年减,渐渐不复古风,是该褒养与时俱进的新新人类还是哀叹传统怠慢、淳朴民风不再?这一切是老祖宗们不可想象的,也是无法规劝的。“年”这头兽,已渐去渐远,神消气减。。。。。。![](https://img.haomeiwen.com/i2458616/622f5410458d4cc6.jpg)
过年的意义消褪了,但仅保留这种形式也是好的呃。你想,全家无条件团圆,坐一起吃顿豪华大餐,然后看春晚,放鞭炮,等压岁钱,第二天一早的汤圆。。。。。。流程烂熟,心知肚明走程序,但形式也好呀!这形式把一家老小齐聚了心,朝一处想,盼一个念,等一个钟,难得一次大家庭圆满,何况还有辞旧迎新的宏伟意义在,
所以多么好!
虽然这“年兽”活了几千岁已老朽迟缓,但它对每年这关头的每一步都记忆牢固,按部就班,我们跟着走就好。过一个“年”,就是过了一个坎,无有结绳,怎知记事?所以这年,一定要过得好好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