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人在凭借一己之力
向这个世界的荒唐“权威”进行反抗
他的作品被英国媒体视为“恐怖主义艺术”
被警察打击与追踪已经成为他生活的常态
他是班西克
从没有人见过他
却是全世界最有影响力100人之一
政府视他为毒瘤
民众却对他心怀感激
为什么从来没有人见过他真实的样子?
为什么全世界的警察都想要抓住他?
为什么万千民众对他心怀感激?
为什么全世界各大画廊都争相争取展览他的作品?
看完这篇文章
或许你就会知道——
14岁被中学除名
立志做艺术界的“恐怖分子”
——你见过恐怖分子什么样吗?
▼
班克西出生于英国
14岁那年被中学除名
成为艺术界的“恐怖分子”的想法
就此生根发芽
只有当夜幕降临
班克西才会从黑夜里伸出手来
白昼里被端详过的那面墙
终于成为了自己的画板
“反讽政府”的主题自此打开
清晨出门上班的人们不动声色地拍手叫好
走在拥挤的街道上
脚步都变得轻快
即使被人销毁一次两次
他也都会拿出新的作品来代替
一个比一个更令人拍案叫绝
你难道以为他的作品也就是这样
只能在街头过过瘾吗?
绝不是这样
或许是为了向世人证明艺术的荒谬
他曾在2004年
将自己画的蒙娜丽莎偷偷放进了卢浮宫
最好笑的是
直到第8天才被工作人员发现
而在此之前无数人曾驻足欣赏
仿佛是看懂了什么吗?
这种对所谓“艺术家”“艺术爱好者”的宣战
或许只有班克西才做得出来
班克西“违法涂鸦”
——仅仅如此
就值得让全世界警察都要抓他?
▼
涂鸦在很多国家都是违法行为
班克西很快就引起了警察的高度关注
但作为“恐怖分子”
又怎么会被这样的阵势吓到呢?
他依旧针砭时弊
甚至更加卖力挑衅
只要遇到不顺眼的地方
只要被他发现不平之事
就一定能够看到他的涂鸦
而且一定不会消失
他总能及时将被销毁的涂鸦以另外的形式
重新展现

在政府和警察眼中
班克西就是一个“毒瘤”
是眼中钉、肉中刺
是扰乱社会安定的不法分子
他们都想要抓住他
可他们没有人能抓住他
用强硬的态度伸张正义
用温暖的涂鸦抚慰受伤的难民
——反战,用生命在呼唤和平
▼
四处奔逃的班克西从未停下自己的涂鸦
不仅仅是向“无作为政府”痛斥安逸
在被战争摧残的废墟上
他也展现出自己的柔情
他冒着被杀的风险
在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的隔离墙上创作
以色列警方武力警告都没能阻止他
这些作品看似是赤裸的嘲讽
实则是对民众的抚慰

“对人类来说,隔离墙就是一大耻辱。在隔离墙以色列那一边,是修葺一新的草坪和运动型多用途汽车,而在巴勒斯坦这一边,到处可看到肮脏的地面,以及四处寻找工作的穷人。”
以色列政府注意到了班克西
千千万万的涂鸦爱好者也备受鼓舞
越来越多的人来到隔离墙
用涂鸦发泄自己压抑已久的情感
2015年
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猫
在巴勒斯坦的废墟上现身
小猫眼神中的无助令人心痛
——和平什么时候才能到来?

浮躁的社会金钱至上
拜金主义一度盛行
——真的是我们没有跟上社会的步伐吗?
拜金主义已经不仅仅是某个时代的问题
它已经从一代人
蔓延到了另一代人的身上
班克西依旧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此进行讽刺
他的名气也在愈加激烈的争议中
传遍了世界
有人爱他
有人恨他
爱他的独特
恨他的愤世嫉俗
在拥有追随者的喜欢时
同样也面临着抨击者的唾骂
连他的姐姐都告诉他
“你的画永远也进不了美术馆。”
可班克西永远与别人不同
他似乎能从旁人的不屑中
找出更多的机会
——谁说我的作品进不了美术馆?
像文章开头所说
他在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市美术馆、
卢浮宫的名作旁边挂上自己修改的仿作
来来往往的艺术家和观赏者纷纷驻足
煞有介事地评价、赞赏
班克西心里则满是不屑
——这些人真的懂什么是艺术吗?

艺术究竟应该由谁来定义?
生活本身不就是一种艺术吗?
成名之后
班克西发现了更多的社会问题
这些东西激励他创作出了更多的作品
新闻媒体为了大新闻毫无底线
▼
反强制拆迁
▼
用持枪的中国熊猫反对种族歧视
▼
he is black, he is white, he is Asia.
他既黑,也白,他还来自亚洲
熊猫包容了一切
世界也该如此
性健康诊所外墙的裸体人物图像
▼
班克西的作品遍及英国各城、维也纳、洛杉矶、纽约、巴塞罗那、巴黎各地令人意想不到的街头巷尾。
班克西在艺术界
火了
“班克西效应”开始席卷艺术界
有路人从摆地摊的老爷爷那儿
以60美金一幅的价格
买回来酷似班克西画风的作品
第二天他在网上公布那些画都是真的
这些作品转手就是六位数
2007年
他的11幅作品在伦敦宝龙拍卖行拍卖
并以54.6万英镑的总价卖出
远超30万英镑估价
安吉丽娜·茱莉和布拉德·皮特夫妇
以376000美元的价格
收藏了其三幅画作
2008年
他创作的“破坏的电话亭”拍出了55万美元
是最高估价的两倍
拍出的最高价作品为“保持洁净”
以170万美元的价格卖出
有专家说:
班克西是有史以来升值最快的艺术家
班克西又是怎样看待这个事情的呢?
他画了一幅拍卖会场景
众人争先竞标的是一张白纸
上面写着一句话
——我不敢相信
你们这群白痴居然真的会买这坨屎
你永远想不到一个人可以特别到什么地步
大概正因为班克西这令人意外的“特别”
才成就了他的传奇
2010年
他拍摄的纪录片:
《Eixt Through The Gift Shop》,
(《画廊外的天赋》)
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奖
但他本人却依旧拒绝出席颁奖典礼
或许这就是班克西
用自己最独特的武器
同这个世界宣战
绝不低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