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音闲话II(2011-12)整理1

作者: 雨音raindrop | 来源:发表于2020-02-13 12:38 被阅读0次

写完第一本“听后感”,上了高三,便停了一年。再写“听后感”用的第二个本子是挚友送我的生日礼物,封面很美,铺着落霞颜色的秋叶。我断断续续写了半本多,许多都跑了题,“闲话”远多于“聆音”。写到“光影间明灭的音符”一节,写不下去了,就撂下笔写别的去了。渐渐地,我告别了纸笔接触的沙沙声,习惯了敲击键盘的哒哒声。之后的七八年,“聆音”虽是不断,“闲话”却几乎没了记录。


这一本儿写得比较“有规划”。散的乐曲比较少,一个专题一个专题的(我猜正因如此后来才写不动了,有时候还是随心所欲一点比较容易坚持吧)。所以我分几次摘录。首先是几个散的——

《Friends》

久石让的钢琴曲作品。

初听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也许是我刚刚从久石让那些华丽绚烂的动画配乐中走出,一时间适应不了如此朴实无华、连简单的弦乐背景都没有的纯粹钢琴声吧。

就是这样,说不上喜欢,也谈不上不喜欢,一直留着这首曲子。这是年夏天的事儿。

苦闷而忧郁的冬天来时,我正力不从心地挣扎在明显适应不了的高三生活中——没把高考当回事儿却也不是完全不当回事儿,依旧日日心绪烦乱不知何去何从。上学和放学路上,我永远在沉醉,把短暂的行程拉得很长。本来下午放学应该火速回家吃饭并返回教室的,那日我确要长舒一口气似的驻足,抬头仰望那几颗疏星。冬天黑得早,又冷气逼人。难以形容我的感受:既非快乐,又非伤感,大概只称得上身不由己的麻木了。

当那熟悉的旋律穿过路灯清冷的光辉流入我心,产生了一种奇特的化学反应。我在一种并不猛烈的惊愕中恍然回到了几年前——同样的季节,同样的天气,同样的傍晚,连那百无聊赖的心情都有些相似——回荡在曲园里的旋律,《初雪》那宁静的音符,带给我的,不正是同样的感受吗?

我认出这是久石让的《Friends》——那首我对它不冷不热的钢琴曲。突然间,我对那个播放这首曲子的学生充满了感激:你既喜欢久石让,也是个知音吧;你让《Friends》流淌在冬夜的空气里,也算是给了我几分的暖意啊。

之后我常再听这首曲子,且多是在寂静的深夜。开始那低低的、有些散漫的旋律,竟在低调之中绽放着华丽。也许一些格调高雅,灯光昏黄的酒馆和咖啡馆很适合这种曲调——在漫不经心里透出这等的惬意。可能这也是我曾经不怎么喜爱它的原因——偏于成熟而缺少天真烂漫、纵横驰骋的气质。如果说开始的调子偏于黑白灰的色彩,那么出现转机便是有逐渐明丽起来的音符出现,仿佛夜的幕布上闪闪烁烁、悠悠远远地亮起几点星星,光亮由淡而浓。这段上行的旋律是全曲中我最喜欢的,虽是淡淡的却流露着饱满的感情,温暖荡漾其中,无泪,很幸福。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

“最难风雨故人来”……                          (2011.7.3,暴风雨后恬静的黄昏)

《克罗地亚狂想曲》

马克西姆演奏。

狂野和柔美竟然混在了一起,还那么彼此契合!

马克西姆总是把我从消极沉郁的世界里拉出来,这首曲子带来的震撼,比起当初听《出埃及记》,有过之而无不及。

恣意挥洒的钢琴,刚劲有力的弦乐,动感而生命力十足的节奏,一切都充满了昂扬的激情,那样坚定,那样执着。一阵波涛汹涌过去,也会有柔和的浪花在心灵最软的地方绽开。酣畅淋漓之后的悠扬,倾诉衷肠接着的奔放,如此让人心动神痴!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图景隐隐得显现出来。那种拼劲全力迸发生命光亮的坚强,怎能不让人在一阵心痛之后顿生无限景仰?        (2011.7.12,明媚的下午至柔美的黄昏)


下面两曲来自吉卜力动画电影《借东西的阿莉埃蒂》的配乐,法国音乐人Cécile Corbe所作,是非常清新的“凯尔特竖琴的风格”:

《雨 The rain》

雨滴,圆润的,柔软的,透明的,易碎的……

一颗一颗,砸在碧青的草叶上,砸在爬山虎的叶片上,把夏季的绿染得更浓,把阿莉埃蒂的双眸映得晶亮。雨中的拇指姑娘,擎着叶子伞,心中涟漪荡漾。

清澈而不失圆润的竖琴,缓缓拨动之下流泻出这样秀丽的旋律,清晰得可以使你触摸到每一颗雨珠的质地——湿润,柔软,潮湿。

你可知道,轻抖着栗发和衣裙上的雨点、表情平静的阿莉埃蒂——她的心已经被这雨珠儿湿成了一片片的哀伤啊……                (2011.7.22  蛐蛐儿声声,夜已深)

《玩偶屋 The doll house》

暂不提竖琴那荡漾着的清甜音色,只听这玩偶屋的清新旋律哟!莹润的音符一串串流淌过夜色,惊喜之情映照得它们流光溢彩,宛若眼前这精致的小屋里闪闪发亮的摆设。大提琴不紧不慢地一弓一弓拉着,让这首漂浮在童话与梦幻中的曲子多了几分沉稳,添了一点厚实,要不然,那轻盈的旋律怕是要飞起来了!            (2012.1.25 寒风呼啸)

相关文章

  • 聆音闲话II(2011-12)整理1

    写完第一本“听后感”,上了高三,便停了一年。再写“听后感”用的第二个本子是挚友送我的生日礼物,封面很美,铺着落霞颜...

  • 聆音闲话II(2011-12) 整理3 音乐童话

    今天是情人节,窗外春雨沥沥,是湿漉漉的天气;正好摘录到“当你重逢童话”一节的《人鱼组曲》,以之敬爱情。 人鱼组曲 ...

  • 聆音闲话II(2011-12)整理2 萤火虫

    生命·自然·童梦·四季 ——萤火虫·琴音里的绚烂季节 知道作曲家萤火虫,是因为同学给我推荐《夏天来了》这首曲子,那...

  • 聆音闲话I(2009-2010)整理

    如今肺炎疫情蔓延,不敢出门,不能返工,遂在家中翻阅整理旧稿。希望严冬结束,春回大地,一切安好。 《聆音闲话》是高中...

  • 聆音闲话·民谣如诗

    聆听音乐是私人的事。作曲者和歌者可以通过其乐思和表演把他们的情感淋漓尽致地传达,但听者对音乐的感情,只能属于自己,...

  • 聆音闲话·听琴

    1. 泠泠七弦上 我喜爱琵琶神采飞扬的气质,但从小欣赏不来古琴——觉得它音色深沉,且演奏起来慢悠悠的;《梅花三弄》...

  • 聆音闲话·星星的父母

    孤独症小孩说:“为什么一定要正确?正确和错误是平等的!” 今天是2020年4月2日,第十三个“世界孤独症日”。推荐...

  • 聆音

    “陌生的城市啊,熟悉的角落里;也曾彼此安慰,也曾相拥叹息;不管将要面对什么样的结局。”听着这句歌词,总会想到...

  • 聆音闲话·Cara Dillon的浅吟低唱

    爱尔兰民谣歌手Cara Dillon的歌声甜美、清澈而纯净,让人一听钟情;唱法也格外独特,初听觉得唱得清浅,细听每...

  • 聆音闲话·空灵浩渺的 Within Temptation

    我听音乐比较挑剔,重视旋律和意蕴,一般情况下偏爱旋律优美,歌词“走心”类型的作品,还执拗地宣称自己“爱曲不爱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聆音闲话II(2011-12)整理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cz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