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的说,大街上,校园里,不论精英小白,或是学霸学渣,茫茫人海中,大家总是会对人群中的‘高富帅’亦或是‘白富美’多看上那么几眼,甚至有些不计后果的夸张选手会堂而皇之的上前询问美女帅哥的联系方式.
也许屏幕前的你听到这句话时会立马跳脚,大声嚷嚷着自己绝不是以貌取人的小人,然后甩甩双手把自己撇了那叫一个干净,声称内在美才是自己与人交往的首肯原则。
但是朋友们,扪心自问的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视觉性动物,大脑的本能反应会驱使我们不断向符合视觉区的物体投放信号,没有一个赏心悦目的外在表征,何谈吸引他人探索自身内在,这样想来,当今职场越来越在意员工外表的条例也就无可厚非。
假如你我同属boss,谁会愿意雇佣一个蓬头垢面的员工去经营公司的业务,与其以牺牲自身利益为代价,不如趁早说再见.
简言之,外部表征的作用虽不致命,但同样重要.
上周偷懒只完成了一本书的阅读任务,这本书的作者是韦斯利安大学心理学教授斯科特• 普劳斯,在斯坦福大学荣获博士学位后,这本《决策与决断》也终于面世.
不同于以前看的工具类和小说类的书,心理学的书籍向来以学术性极强著称,读来大多也只觉枯燥无味,所以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显得格外的费劲.
打开之后大致翻了翻扉页,书中的内容和我预料的别无二致,与市面上大部分流行的心理学读本画风相同,专业性的晦涩词汇占据了大部分,顿时想去读下去的欲望也被削去了一半。
在我基本上快要把它定义为”废书”的行列时,其中一个十分不起眼的观点却又让我对此燃起了一点点的希望.
其实心理学的书籍不属于我三四月读书计划的范畴,但因为本学期增加了一门号称”地狱之门”的统计学,为了训练逻辑思维的严谨性,我听从了统计学老师的建议,选读了一本我并不擅长的心理学书籍.
在这本《决策与决断》中,前面的专业词汇并没有给我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在快到结尾时,‘晕轮’效应的观点不禁让我眼睛一亮,仔细比对自身的问题后,感触颇多,下面节选一部分与您分享.
“晕轮”效应,简言之就是在一艘巨轮上,当遇到巨大的风浪后,人的身体与情绪会不受自己意识的支配,产生人云亦云的错误感.
那么我们会在哪些场合最有可能产生”晕轮”效应呢,我简单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1.
学习好=品德好
中国日报上曾报道过现在的恐年族,其中的年轻人并不全是在适婚年龄惨遭众亲友逼婚的恐婚一族,而是10岁左右的年轻一代。
如今在小学到初中的这段时间,学生们越来越害怕每逢节假日家长亲友的聚会趴,不同于我们当时上学的那个时候,亲友的碰面,只是单纯的小孩子相聚在一起的欢乐时光,家长们聚在一起互相拉着家常,整个氛围十分和谐.
然而社会越来越快,家长的观念也已经发生了不同寻常的变化。
如今的中小学生,据我同学的妹妹说,只要家长有机会凑在一起,话题就会很自然的切换到比较孩子身上,家长口中全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而自己家的孩子如何如何。
每每遇到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家长,家长们仿佛立刻找到了竞相崇拜的偶像,一个个变身成为迷爹迷妈.而那些被称为别人家的孩子呢,在大人的眼里,学习好的孩子就像落入凡间的天使一样,处处都闪着绚丽无比的极光,刺的自己家的孩子睁不开眼。
大人已经用自己的标准为同级学生划分出了三六九等,而这些从来都由不得孩子选择。
前不久在看新闻的时候,一个妈妈在坐公交送孩子去春游的路上,孩子妈妈一遍又一遍的嘱咐孩子一定要和学习好的孩子一起玩,对于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千万不要靠近他们。
整个车程快四十分钟,孩子妈妈像激光扫荡一般,唾沫星子满天飞的反复给孩子灌输自己认为的执念,而那个可怜的孩子,懵懂无知的只知道不断的点头,可以看出,他的眼里,满是呆滞与不解.
到站后学生准备集合的时候,孩子妈妈又不放心的向孩子使了一个眼色,这才不情不愿的离开.
我们姑且不说这位妈妈的做法对错与否,对于这个孩子,打小就被给予学习好的孩子就是完人的错误思想,在他的意识里,妈妈规定只允许和学习好的孩子交往,长此以往,这样的孩子是很容易患上心理方面的疾病的.
这位孩子妈妈,用自己错误的执念去误导一个年轻的生命,我猜想在这位阿姨的成长岁月里,陪伴她长大的也一定是这样片面的思想.
学习好只能说明这样的人拥有接受知识的强大天赋,而与一个人的品德好坏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清华大学学生用硫酸伤害熊猫的案例已经足够让我们警醒,新的社会,在物质条件日渐丰裕的同时,我们的思想一定不能拖了后腿.
2.
颜值高=业内精英
去年热映的《欢乐颂》中,颜值身材二者均在线的樊胜美大美女,单从外表来看,樊胜美被外界认为一定是某500强公司的业内大咖,就算不是什么CEO也一定位列部门主管的职位上。
然而现实呢,混迹了多年职场,虽然谙熟人际间交往的种种关系,但仍然扮演部门中一个不痛不痒的角色,租住的房子是一间三居室中最小的,这样最极致的例子,难道不足以打破颜值高=业内精英的传统思想吗?
外表具有太多的迷惑性,但偏偏就有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有效的避免‘晕轮’效应,真正做到一股清流,请往下看。
怎样避免”晕轮”效应
1.
适时地保持沉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请你回想一下,不管在学习中或是在职场中,充当着小鸟角色的,整天叽叽喳喳的人是不是恰好属于随风倒的人,或许这种情况在中学学习中还不太明显,因为中学时候大家的学习不涉及利益关系,到了大学自己就会发现,那些进校之时斗志昂扬的学生,过尽了四年满是诱惑的生活后,终究成为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四年期间,正经专业课程没学到多少,考试临头,作弊骗人的招数倒学到不少.其实我是见识过这种人的,表面上大家与他客客气气,转身后全都是一副鄙夷嫌弃的表情,以我的性格,我是难以接受自己的人生过成这个样子的。
对于这样的人,我最衷心的建议就是适时地保持沉默,有那么多的功夫,不如多学点人际交往,提升情商的技巧.
只有享受得了一时的孤独,才能在日后的用武之地不显得太过尴尬.如果大家仍对培养思考能力的事宜有所疑问,请移步商浔之前发表的《懒于思考的人没有生存空间,故步自封的人终被社会淘汰》
2.
训练对外部环境的敏感度
要说什么样子的人不适合开公司,除了资金不足囊中羞涩的人,其余的当属对外部投资大环境愚昧至极,毫无敏感度的人。
用网络流行语来讲,就是自己与机遇在对的时间没遇到对的人。
事事都需要别人提点之后才大梦初醒的人,势必要一辈子都活在别人的影子里,假如我们现在在一个team里,负责的case最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而在这个case中,自己绝对称的是绝对的大功臣,但可惜的是,自己只是计划的执行者,并不是这个case的设计者,所以每每大家提到这件case的成功时,观众很少会记得这些幕后的工作人员。
运气好的话,设计者在接受赞誉的时候会自谦的说现在的成功离不开工作人员的倾力相助,相反,如果运气之神并不是那么的眷顾自己的话,这件事情自然也就无疾而终.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认可,只是,一味地要求别人对自己的付出作出鼓励的背后,自己也需要适时地反省自己.
假使某天你也能做到一点就通的地步,我相信你人生的康庄大道正在来的路上.
别急,时间还早.
3.
强迫自己向优秀看齐
自我开始接触逻辑法推文后,期间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有时候自己费了两三小时好不容易码完一篇文的时候,满心期待的等待读者会给出一个对得起自己的反响时,偏偏数个小时过去,留言板平静的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然后不断地刷新后台数据,生怕自己错过什么.
以前我也曾赌气再不动笔,但时间一长看到那些大号的作者依旧风生水起的时候,自己又忍不住打开电脑,我承认这样的思想有些不如人又不服人的狭隘,每当在那个时候,我就会不断的想:”为什么命运分给我的粥总是比别人稀一些呢?”
很快我就发现,不走出去的话,差距永远不会缩小,所以我开始参加各种各样的微课,开始”厚颜无耻”的向大号自荐自己的文章,开始花去生活费的三分之一去在网上购买一些外人看起来十分没意思的课程.
说真的,我也不敢保证这样的付出一定会有收获,但我的的确确在用自己的方式逐渐向大神靠近,路那么长,我还在慢慢走.
啰里啰嗦,三千字又过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周,,下一周真的会忙死,但是生活还得继续呀,这是我们自己设定的节奏,就要自己笑着走完.
我是商浔,明天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