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理性把握课堂改革的技术界限

理性把握课堂改革的技术界限

作者: 珏_d191 | 来源:发表于2018-11-08 13:00 被阅读0次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教育改革带来了契机。互联网的确可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全民共享,但资源共享仅仅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条件,它距离教育公平的真正实现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加拿大教育哲学家范梅南(Max van Menen)曾说,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某种机遇,它不在浩瀚的教育资源中,而在生活的世界中,在“老师向学生眨眼睛对学生的言行表示赞赏”中,在“父亲静静地约束孩子盲目地横过大街”中,在“母亲第一次凝视和拥抱新生儿”中。如果有人认为,让中国山区的儿童看到了微软总裁比尔·盖茨的家庭教师的授课视频,就等于和比尔·盖茨家的孩子一样接受了同等的优质教育,那是对中国儿童最大的欺骗,也是对教育最大的误读。即使大山里的孩子可以看到名师的授课视频,但他们并没有真正与名师“相遇”和“对话”,更谈不上接受了名师的教育。

            “互联网+教育”的关键不是网,而是人。从互联网上下载的可供我们反复观看的教学视频已经不再是教学,而只是一种教育资源,它跟教科书、导学案等其他教育资源并没有本质区别。我们要理性把握课堂改革的技术界限。

    一、科学技术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资源,但不能替代课堂教学。

            首先,从目的层面看,教师的课堂讲授不是为了单纯地传递信息,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单纯地传递信息属于传播事件,它可以被事先精确地策划,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最恰当的仪态和最动听的声音定格下来。但是,教师的课堂讲授属于教育事件,它是在精心设置的教育情境中向学生发出的一种“邀请”和“召唤”。换言之,课堂讲授是情境化的,而不是普适的;它是等待完成的教学对话,而不是讲授者的个人独白;它可以提前准备,却不能事先预演。

            其次,从形式层面看,教师的课堂讲授不是可重复的机械行为,而是一个充满教育机智的教学对话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对话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包括讲授和倾听两个相互依存的基本要素。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讲授的同时,也会认真倾听来自学生的反馈,并据此调整自己讲授的内容和方式等;相应地,学生在听讲的同时,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肢体语言(沉思状、迷惑状、昏昏欲睡状等)向教师发出信息,或鼓励或打击教师讲授的积极性。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同时发出信息,也同时在倾听彼此,正是在这种水乳交融的对话关系中,他们共同创造了课堂的意义。简言之,任何用信息技术(比如视频、音频等)定格下来的旨在传递信息的“课堂讲授”都不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对话,而是沦为旁观者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

    二、科学技术可以给教学对话提供新的途径,但不能改变教学对话的性质。

            没有对话就没有教学,课堂是师生展开教学对话的专门场所。教学对话的形式多样,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孔子的“杏坛讲学”等都是教学对话的典范。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教学对话的性质都是亘古不变的。

            尽管科学技术可以给教学对话提供新的途径,但是它不能改变教学对话的性质。自始至终,教学对话都是发生在师生“相遇”之际的教育活动。它就像一条规约教育技术发展的主线,谁偏离了这条主线就会丧失教学对话的意义。

    三、教学视频无法取代教师的课堂讲授。

            现代教学反对把知识以现成结论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视频只是一种以视频形式呈现的学习资源,看教学视频不是教学,更谈不上是自主学习,而只是一种纯粹的自学,它跟自己看书、听广播等其他方式的自学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教育(包括教学)的本质不是一个传递内容的传播过程,而是一个以育人为导向的对话过程。几乎所有希望借助媒介技术颠覆学校课堂的预言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学看作是一个传递内容的技术,他们以为只要学生听到了教师讲课的声音就等于接受了他的教育,他们忘记了教学蕴含着比传递内容更高的精神价值。要实现这种精神价值,只有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遇”中,在充满教育机智的教学对话中才有可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性把握课堂改革的技术界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fw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