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年前得知陈序老师的第二个线下认证课:创新教练+交叉创新思维3月初要开课的时候,内心是兴奋的,因为首次线下学员名额仅对五维学员开放,且名额有限,看到消息后,第一时间没有犹豫就付款提交报名信息了,年前也得到了录取开课的通知,期待着这门创新思维课的开班!

课程前《美第奇效应》、《创新者窘境》导读,说实话第一次阅读完这两本书的时候,就明显感觉到书中的创新思维观点确实给自己带来了一种颠覆式的体验,包括突破既往固定思维信念、延续式创新及破坏式创新等概念,都让自己重获新知一般兴奋,但也感受到课程的难度!
相比五维,我觉得难是在于课程内容会颠覆到自己已有的知识架构和体系,并找寻到一种新的方式或调整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问题,而一切改变唯有改变一个人思想/思维最难!正好,这个时候也听到古典老师讲到: 今天我们所面对的竞争,往往已不再是本行业的竞争,而是跨界的打劫和冲击。那一下,真有一种心灵激发的感觉,越发明白创新思维的创立和培养对于提升我们自己的创新优势至关重要!
在返程的路上仔细复盘了这两天的交叉创新思维课程,此刻在脑海中出现最多的就“创新九步”,前面三步都是在讲创新思维的创立和形成的过程,后面6步则重点在于创新成果的转化!陈旭序老师在课堂上也反复提到,这门课程一定要学会建立成果思维,并有具体的落地成果行动方案,这一点也是给我很大的启发。

在第一部分的创新思维章节中,第一步就是启发对既往信念观点的评估,对于一件事情,我们日常到底是看到机会多还是挑战多,接触了交叉创新思维,我们需要更多的是看到机会,一方面这有利于激发我们内在的行动力去进行下一步的行动,另一方面也会让我们多发现一些身边的美好,想起五维的一句话:允许一切的发生!接着就是跳出以往的思维壁垒,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克服我们自己的思想禁锢并找寻到新的交叉点!

第二部分就是关注在创建成果了,这一部分还是感觉有点烧脑的,6大步骤,重点在围绕用户体验、技术产品、商业模式3方面,创建了很多新知,包括BUT模型引发的10大问题,这也是我们去创建成果行动时需要考虑的决策分析点,找到BUT模型交叉的中心,这将是新型的创新点。接下来将是围绕10区域问题,进行对标,进行机会分析,找到期望值,发现到交叉源(突破、联想、壁垒、交叉、寻找milestone),在此基础上形成交叉创新方案,可选择的创新思路和方向,最后就是制定创新计划,包括行动目标(行动步骤、时间、衡量标准、责任人)和需要资源,同时在跟进过程中引入教练技术落地好每项计划!

至此,已参加了陈序老师2场线下认证课程,从五维到交叉创新思维,虽然课程内容发生了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感受到陈序老师满满情怀和对课程发展的愿景使命,作为交叉创新思维认证学员,也一定会继续这一愿景,做一个有情怀、有交叉思维的创新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