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与朕解战袍,芙蓉帐暖度春宵。”基倒一片腐男腐女,原作者虽不知道是何方神圣,但把明世宗所写的《送刘伯温》中的诗句和白居易所作《长歌行》的诗句结合起来倒是毫无违和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80223/f72b7a9ed0af2eaa.png)
文中的“朕”到底是谁?他有怎样传奇的故事?
朱厚熜是兴献王朱祐杬的第二个儿子,熟读诗书,深谙修身齐家齐家治国之道。他的父亲朱祐杬是明宪宗第四子,按继承顺序来说,是没有继承资格的,但明宪宗没有儿子,他把皇位传给了朱厚熜。
正德十六年(1521年)4月20日,明武宗驾崩,明武宗没有子嗣,于是传位给侄子朱厚熜,当年五月,朱厚熜正式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嘉靖。
即位初期,朱厚熜励精图治,政治上推行新政、整顿朝纲、严肃监察制度、启用一批贤德的人才,吸取前朝教训,对宦官严加管束;经济上惩治贪官污吏,减轻赋税,救济灾民;军事上,整顿军纪,裁减军队,平定边境动乱;文化上,改革科举弊端。经过一段时期治理,国家安定,社会不断发展史称“嘉靖中兴”
嘉靖十九年(1540年)明世宗派毛伯温征讨安南,临行时为了鼓舞士气,也表现对毛伯温的期待,写下送行诗《送毛伯温》。“将军与朕解战袍”就出自此诗。
《送毛伯温》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tuó)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译:将军出征安南的胆气十分豪迈,腰间的佩刀像秋水一样明亮。战鼓雷动,地动山摇,战旗在电闪雷鸣中随风招展,气势比日月还高。将军智勇双全,就像麒麟猛兽一样凶猛,那敌人就像蝼蚁一样渺小,将军定能一举破敌,敌人无处可逃。等到战争结束,天下太平,将军奉召归来的时候,我定为将军接下战袍,为将军接风洗尘。
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发展,国家兴亡,天下太平,明世宗也松懈下来,沉迷于享乐,大肆兴建建筑,大肆动用民力。沉迷于道教,迷信江湖术士的歪理邪说,迷信长生之术,大量服食“仙丹”,重新奸臣严嵩。
明世宗后期刚愎自用,听信谗言,严嵩利用皇帝宠信,排除异己,严嵩为了讨好明世宗,不惜动用大量人力无力,为了敛财,贪赃枉法。严嵩依靠着向明世宗谄媚讨好,权倾朝野,扰乱朝政。
因为长期服食含有砒霜,水银,雄黄,朱砂的丹药,身体每况愈下,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1567年1月23日),嘉靖帝驾崩于乾清宫,年60岁。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80223/f9873475a243533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