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到底是什么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到底是什么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作者: 任频捷 | 来源:发表于2017-07-14 16:48 被阅读3次

前几天和朋友吃饭,移民新西兰财务自由的他正在烦恼把儿子女儿送到哪个国家读书。哪个地方他都有能力让孩子进入最好的学校,只是没想好哪里对他们成长最有利。他说他总结出的是,父亲的职业决定了孩子的未来。若干年前我碰到一个男孩儿,大我不少岁。有一次我们很认真的谈论未来,他说,“现在养一个孩子很贵的。如果以后我的事业受挫该怎么办呢?” 彼时的我很诧异他问的这个问题,然后下意识的说,“难道我还养不起我自己的孩子吗?”  他问的,让我第一次从自己的角度开始有意识的思考孩子培养的问题。

前段时间遇见一位老朋友A,他终于成功把孩子送进耶鲁了。他的另一个孩子也如愿进了美国一所知名中学,据说进入这个学校基本就可以稳进常春藤了。每次见到他,穿的衣服基本都带着孩子学校的logo,应该是非常骄傲孩子进了这些学校。和他聊起培养孩子的事,他说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需要200万美金。这个数字吓了我一跳。然后他就给我算了起来,旅游、学习、兴趣,一项项,请最好的老师等等,所以等送到孩子毕业,基本上就需要这么多钱。他说的话让我想起当年那个男孩儿对我说的,难怪他的压力那么大。

如果真的是父亲的社会地位以及家庭的财力决定了孩子的未来,那么中国大部分家长一辈子都挣不到200万美金,他们的孩子岂不是从出生开始就没有希望了?

在社会阶层越来越固化,教育资源愈发集中的今天,父亲的职业越好似乎意味着越多的社会资源和财力可以让孩子在小时候打开更多的眼界,进入更好的学校,获得相对更优越的社会竞争起点。不可否认好学校对一个孩子成长的意义,因为好的学校意味着好的教育。具体而言,这指的是好的老师,更加系统的指导,优秀的同龄人以及未来的社交圈。相对而言,似乎进入这样的学校就离成功更近了一些。所以父母的压力前所未有的大。学区房的价格飞涨,孩子玩命似的填鸭教育,似乎虎妈的称呼必须配上一个完美的孩子。

但如果你去问这些父母为何要让他们的孩子用功读书,大部分人会告诉你用功读书是为了获得好成绩,获得好成绩是为了进好学校,进了好学校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拥有安定的生活和良好的社会地位。而拥有安定的生活和良好的社会地位又为了什么呢?他们会回答,“为了幸福啊!只要在经济上富足,在社会上受到肯定,又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就会幸福。”原来大多数的父母无论是什么职业,都首先希望孩子是一个幸福的人。

可这样真的就会幸福吗?许多表面上看起来幸福美满的家庭,家里的每个成员却不知道自己活着有什么意义,生活在不安和不满的痛苦深渊里,根本不知道幸福的滋味。还有不少精英家庭,全家人感情疏离各自为政,生活在一起却各自孤独。富足却不幸福的人比比皆是。

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幸福?大多数成年人都不一定思考过这个问题。一个孩子只有在他小时候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在成年后才更容易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从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应该让这些感受深深地刻在孩子的心里。

对孩子最有价值的音乐,未必是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家的作品,而是父母亲口为他们唱的儿歌或摇篮曲。对孩子最有价值的声音,不一定是语音标准的磁带和录音,而是父母在床边搂着他读给他听的声音。对孩子最好的爱的表达,不是带他去高级餐厅吃多少顿大餐,而是妈妈亲手做的饭。因为,给孩子读图画书不是让他们学东西的,而是让他们感受快乐的;给孩子做饭不是让他们品尝山珍海味,而是让他们体会爱的。

妈妈越是带着愉悦快乐的心情做出来的饭,孩子就越能感受到妈妈对他的爱;而一本图画书越有趣,它的内容就越能深刻地留在孩子的记忆里。就好像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了一粒种子,在未来的某一天,它就会生根发芽。孩子能充分感受到这种感情,心灵就会一点儿点儿地充实起来,成为一个内心丰盈的人。

给孩子很多拥抱,给孩子做饭,给孩子读图画书,给孩子很多爱,这是决定孩子一生能够感受到幸福的最重要的种子。而这些与金钱及家庭地位无关,是每一个家长只要想做,就可以做到的,关键是父母自己是否懂得怎样感受以及怎样表达爱

在幸福之外,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备优秀的品格而孩子的品格与家庭财力和学校环境是没有绝对关系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父母的品格决定了孩子的品格。

几个月前舅舅回南京,全家人一起吃饭。我和他聊起是否需要200万美金教育孩子的问题,因为我觉得他将我表弟培养的特别好。舅舅一家生活在加州,表弟很小的时候被放在上海舅妈家由长辈带。到了三岁,舅舅回到上海发现表弟已经被惯成了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于是他把表弟带回了硅谷。刚到美国的时候,不喂饭表弟就不肯吃饭。舅舅就不理他,饿了自然就吃了。出去散步,表弟跌了一跤躺在地上哭闹,舅舅他们就当没看到。发现没人理,弟弟就只好自己爬起来追上去。就这样,娇气病被治好了。

后来到了上学的年纪,舅舅故意把他送到普通公立学校,让他和普通孩子一样长大,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被哈佛等四所常春藤大学同时录取。他选择了伯克利。大学毕业后,舅舅只是提醒了一句,要是做金融你总得去看看华尔街是什么样的。于是弟弟就申请了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实习。实习后他告诉舅舅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然后回到加州加入了美国最好的PE基金之一黑石。工作两年后他接着去斯坦福读了MBA,但没想到毕业后反而去了一家名气一般但是同事氛围非常好的PE基金。他对舅舅说不想创业也不想去竞争那么激烈的地方,他就是想要一个比较轻松的生活。舅舅就充分尊重他的选择。

舅舅说,如果一个孩子去了最好的私立学校,从此就以为自己已经站在了世界之巅,而没有办法放下自己,这将会是这个孩子一生最大的局限与悲哀。舅舅的话让我想起那位把孩子送进耶鲁的朋友A。他说现在真是很头疼大女儿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因为家里条件好,宠的也厉害,现在孩子很自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在工作中也接触到很多品格和习惯都非常优秀的孩子,他们来自农村。再看他们的父母,可能都不一定识字,但是接触下来却非常令人尊重。他们的父母是从哪儿学到怎么教育孩子的呢?很长时间我一直都没找到答案。

最近和台湾老师学习中医研究食疗。他说你想了解血管,就去观察河流啊,河流是怎么於堵的,血管就是怎么堵塞的。我好像突然悟到了一些道理。牛顿是在苹果树下思考出了万有引力,人类是根据鸟类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而周文王也是根据天地之道总结出了易经八卦。

人体循环与四季更替息息相连,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整体,而人类几乎所有的智慧都来自于对大自然的理解。所以如果你有观察和思考的意识,那么即使是大字不识一个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也都能从一草一木中学到人生智慧。

他可以从羊群身上观察到人群的特点,向沉甸甸的麦穗学到低调与谦逊,从春耕秋收悟到人的成长之道,由此懂得并教给他的孩子如何做人的道理。但如果父母无法打开自己的意识,那么即使家里物质条件再丰厚,孩子就是去过再多的地方,进入再好的学校,也很难被真正启蒙。

你是怎样对待其他人,怎样处理事情的,孩子每天看在眼里,他就学着这样与人相处,这样处理事情。就算家庭条件再好,如果家里每天都开着电视,父母关系不和,妈妈天天打麻将,爸爸每天迎来送往,那么即使孩子进入最好的学校,也很难想象他能培养出优秀的品格。而即使是在一个小村子里,父母每天踏实的干活,与邻居关系融洽,乐于帮助别人,孩子长大后到哪儿也都会认真的做事,和睦的与他人相处。

我们通过观察去学习自然之道,通过书本去学习知识,通过榜样去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杰出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师,不仅可以在家向父母学,在学校向同学学,向老师学,从教科书中学,向当代的伟人学,还可以从历史中学。各种伟人的传记书店里都有,比如美国人的精神之父富兰克林,他的自传也不过二十多元的价格,却可以让你看见一位伟人是如何从贫寒的家庭一步一步从各种经历、逆境中学习、思考、修炼、提升自己,最后成就伟大影响的。

所以在培养品格方面,世界上最伟大的智慧与最珍贵的资源一样,都是免费的。而这对于每个家庭也是公平的。关键是你自己是否具有高贵的品格,你自己是否打开了你的意识,由此才可能启蒙孩子打开他的感官与心灵。

你可能要问那专业兴趣的培养与家庭条件又是否有关呢?上帝给每一个人都安排了一个最适合他的角色,但是能否找到这个角色却往往是后天决定的。有的人无意中碰上了,有的人一辈子也没有碰到这个角色。拥有好的家庭条件确实可以有更多能力让孩子在幼年时接触和涉猎到更多兴趣点,让他在感受中发觉自己的喜好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涉猎的兴趣越多,碰上自己天命的可能就越大,因为有很多兴趣是被偶然启发的。

孩子生性爱玩,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从父母的角度来说,关注和鼓励孩子对探索和尝试新事情的兴趣最为重要。并且父母要善于观察孩子是否真心喜欢这件事,同时教给孩子重要的价值观,比如自律、如何运用自己的时间,以及如何精进的方法。

人的成长永远是螺旋式上升的,无论学什么,孩子过了一个阶段就会有一个瓶颈。大部分人以为只需要投入时间就可以,这是个错觉。实际上对于瓶颈期不仅需要投入时间,更要投入思考以及如何可以针对性的练习。二郎可以做出全世界最好吃的寿司,并不是因为他每天投入时间重复做寿司。全世界其他寿司店每天同样投入时间重复做寿司。而一定是因为他每一天都在思考如何可以比前一天做的更好,也就是我们成年人所说的用心。这就是优秀与卓越之间最大的鸿沟。

用心,代表思考以及找到方法去精进。你是否懂得在自己的工作及生活中如何精进,就决定了你是否能够引导你的孩子在专业领域中进步。因为你需要教给孩子的是态度和方法。

所以我们可以看见一个孩子感受幸福的能力、品格以及专业兴趣能力的培养都与家庭地位和金钱没有绝对的关系。但是否条件好的孩子还是占有综合绝对优势呢?

我在学生时期研究社会分层,读到的上世纪中期的西方学术著作里就已经按照地位、财富与声望来划分阶层,并且有很多论文在阐述父亲职业决定孩子未来的阶层。我并不反对这个观点,这与我们东方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是一个道理。孩子在父母原有的轨道上滑行,大差不离,这本是无可争议之事,是人生的惯性,也是大部分人的人生走向。

只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你纵观世界从古到今,最杰出的人往往都出身极其普通?

在我这些年的观察中,我发现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如果父母的职业很好,社会资源丰富,就可以帮助你在成长道路上辅导与排除很多困难,所以你成长道路上经过的磨炼相对就少。那么虽然同样可以进入一家公司,一个出身优渥的孩子与一个完全靠自己奋斗出来的孩子,面对困难与挑战的能力和冲劲往往是有差别的。在孩子不断往上走的时候,家庭可以帮助到的范围总是有限的,会越来越难。那么越往上走,拼的就越是真实力。

所以到了金字塔上层的起跑线的时候,年幼时靠自己拼搏出来的孩子面对挫折与压力的反应能力、执行能力、变通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等都会超过父母荫蔽较多的孩子。所以除去运气等外在因素,纯从竞争角度而言,走到社会顶端的最杰出的人一般都没什么背景,是因为他们受过更多的历炼,所以更有本事。

中国古语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可以让孩子正确的认识磨炼,面对挫折,懂得如何从各种经历中去总结和学习,那么人生的任何历炼都是他成长中的宝藏。他就有更大的可能性成为一个杰出的人。

要做到这点,你自己首先得懂得并做到如何面对人生的磨炼。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他们每天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有样学样。如果你没有宽广的心胸,那么孩子读再多的道理也看不进心里;如果你旅游走马观花,那么孩子看再多的美景,去过再多的国家也只是浮光掠影。

所以无论家长是什么职业,如果你能把自己培养的有感受力,便可以引导孩子去观察与感受;如果你能够倾听自己的内心,忠于它并为之努力,那么你的孩子也会同样去努力;如果你对世界充满好奇并且随时愿意去学习,那么你的孩子也会将学习是一生的功课内化进他的心里;如果你自己能够用爱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那么你的孩子也会这样去感受世界。

你希望如何培养孩子,就要如何培养自己,因为是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决定了孩子的未来。从给自己和家人做饭开始培养自己对爱的感受力、表达力以及对新事物的接受力;从感受自己的身体开始打开自己的觉察力;从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开始无以善小而不为;从一周读一本书开始提高自己终生学习的动力。成年人一样可以培养自己,永远都不晚。

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一个杰出的人。

我们更希望孩子和我们自己一起成为一个越来越好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到底是什么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ko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