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我想写的主题是营销,有两点原因,
一个是上周看了李教授关于“破解需求者密码”的分享,收获颇丰,希望尽快完成梳理并内化到自身知识体系。
另外一个是自己一直在从事营销方面的工作,过往只是在学习应用各种“营销之术”,并没有深入思考“营销之道”,思考营销的本质是什么。这篇文章要写的就是“营销之道”——破解消费者需求密码。
当感到前路茫茫并不会走之前,追随走过此路的领先者,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开写前,问阅读的你一个问题,你脑子里的营销是什么?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电影“华尔街之狼”的一个片段。
L:sell me this pen .
A:…it’s a amazing pen .for professionals …
L:sell me this pen .
B:…it’s a nice pen you can use the pen to right down both from your lifes so you can remember…
L:sell me this pen .
C:…well,this pen works and I personally love this pen …
三个人没有人给出了他想要的答案。其中感觉自我品味,我们再看另一个片段。
L:Sell me this fucking pen,right here . You can sell anything .right?sell that .
X:You want me sell this fucking pen?Well . brother . do me a favor .why don’t write you name down at that napkin for me?
L: I don’t have a pen .
X: OK ,…
L:Exactly .supplying demands .my friend.
创造需求,满足需求——这就是我对营销有限的认知。
我今天想说的核心——【需求】
什么是需求?由什么构成?如何产生?
小贴士——如何搞清楚一个概念:
要说清一个概念,从它是什么,不是什么,和别的概念有什么区别,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如何使用?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如何使用是正确的,怎么使用是错误的,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有哪些。。。
需求的解释不止一种,但从消费者行为视角它的定义是:
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愿望和能力
那么需求如何形成呢?渴了需要喝水,饿了需要吃饭,累了需要休息。
缺乏感+目标物+消费者能力=需求
渴了、饿了、累了是缺乏感,水、饭、休息是目标物,但水、饭不是免费的,还需要一定的消费能力。这就是需求。
营销是通过满足别人的需求来达到你自己的目的。
今天的核心需求三角模型
缺乏感-理想与现实之差
什么是缺乏感?缺乏感从何而来?人到底有哪些缺乏感?
缺乏来自落差,落差来自比较,很简单的理解就是A-B,这之间的落差就是缺乏感。
为了把缺乏感说清楚,李教授从消费者看待自我的视角,从五个角度分析缺乏感。
什么意思呢?容我来一一解释。
任务。
这个消费者面临什么任务,距离完成这些任务还有哪些距离?我帮助其完成任务,结合自己可满足哪些需求。
例如马车前面的胡萝卜,只差一步,目标趋近;例如王者荣耀差一点就胜利,差一点就拿MVP,目标阻碍;
时间。
利用消费者的稀缺、怀旧、求新等心理,配合营销。
例如今天最后一天,距离活动结束还有几个小时,限量销售等。
关系。
利用消费者的互惠、亏欠、结识心理,配合营销。
例如给产品推销儿童教育用品的销售,常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接头卖玫瑰花的小女孩会说“先生,你难道不应该给你的女朋友买一朵玫瑰花吗?”
群体。
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回避、融入心理,配合营销。
例如这一款是某某圈子的标配,是身份的象征;
角色。
利用消费者的角色一致性心理,配合营销。
孕妇们穿防辐射服,内心言语是“我是孕妇,请让我一下”,是角色的认定。
目标物-填补落差的方案
消费者需要营销者为其提供明确的目标物。
心理学 关于执行意向的研究,当你让对方把这个行动描述的越明确,越形成明确的目标物,行动的可能性就越高。
能力-消费者采取行动的成本
消费者采取行动的成本有哪些?
金钱成本、形象成本、行动成本、学习成本、健康成本、决策成本。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