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了ㄧ天的在地創生論壇,有很多的收獲與感想,簡短整理四點分享給大家。
一、結合智慧科技來推動地方創生的概念很好,但對許多鄉鎮是個高門檻
許多需要創生的鄉鎮,對於網路的基礎建設仍然不足,要運用智慧科技推動地方創生門檻仍高,更不用談科技接受度的問題
二、在地創生是否淪為浮爛運用的名詞?
隨便google「在地創生」ㄧ詞,便可看到許多的新聞與創生案例,但仔細ㄧ看許多是稱流量的新聞,許多是偽地方創生案例,讓人覺得在地創生ㄧ詞已經被浮爛應用
三、單個據點在經營成不了氣候,要做生態系才能長久
推動在地創生失敗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是單點經營成不了氣候。過去我們在輔導專案的規劃,總是先做個pilot project ,成功之後再拓展至其他地方。在輔導在地創生時,這樣的思維是否更不容易成功?
四、盤點在地的DNA是好的做法,但若創生鄉鎮沒有特色呢?
在推動在地創生時,為形成競爭優勢追求差異化,總是從盤點在地DNA的角度出發,但有些鄉鎮真的很難從中找到獨特點?該怎麼辦?可否結合創生鄉鎮的新移民,產生出獨特的DNA呢?
在地創生是系統工程,放煙火式的政策與專案,對創生鄉鎮於是無補,更有可能會有反效果,怎麼能不謹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