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当时,我在参加一个训练营,有三周的时间,周末上课,周内写觉察日记,群里分享、讨论。我的第一个孩子那个时候两岁半左右。我的婆婆在我这里帮我带孩子。21天的觉察日记让我受益良多,让我看到了自身的很多问题,看到了自己有力量去改变的和可以学着去接纳的地方。我一直是带着问题去学习的,不论是养育孩子的过程还是专业成长的过程。我喜欢“体验学习圈”这样的学习模式,我也从中受益匪浅。基于体验学习圈的模式,生活、工作中发生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学习的机会,学习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体验学习圈今天再看四年前写的觉察日记,依然有收获,希望也能够给育儿过程中的你一些启发。
觉察日记:
孩子睡了,老公在洗澡,我这会心情并不好(虽然孩子今天的状况很不错)。
在回来的路上,我就在想,接下来怎么做。并上网查了正面管教和正面教养不同的地方,前者是说的规则,规矩,后者说的是以身作则,正面强化,正面影响……而“正面”是他们的共同点。
回家以后,我用到了今天学到的方法,努力成为一个理解孩子感受的妈妈。孩子对我说话的时候,不论我在做什么,我都停下来看着他,听他说(全神贯注的听);尽量用简单的,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回应他,他一边挠屁股一边说:“妈妈,我屁股不舒服。”我说:“是吗?”蹲下去摸摸他的屁股,他说:“我屁股不舒服。”我问:“屁股不舒服啊,是痛还是痒?”他说:“屁股痛。”当时我在吃饭,于是我说:“等会妈妈吃完饭回房间帮你看看好吗?”他说:“好。”然后又去玩了……
他坐在餐桌旁吃玉米,脚在下面晃荡,之前老公放的红酒瓶子就被踢倒了,但是没碎。婆婆说让我放在垃圾桶旁,等会扔掉,我说先收起来到时可以放自酿的葡萄酒。然后孩子就开始问:“妈妈,什么是葡萄酒?”我说:“就是用葡萄做的酒。”孩子忽然就眼睛一亮:“妈妈,我要吃葡萄!”他喜欢吃葡萄,可是这回家里没有葡萄,我想到了熊猫说的“用想象的方式实现愿望”,于是我就说:“妈妈变个葡萄给你吃吧!”于是就“变!变!变!”变出了葡萄给他,他就“吃”掉了“葡萄”,也“变!变!变!”然后,给我“吃”他变出来的“葡萄”,特别开心,后来还变了不同颜色的葡萄,再后来就继续吃玉米了……
我吃完饭,孩子在房间玩,他忽然想起自己的玉米来(之前没吃完),然后去餐桌上找玉米,结果奶奶以为他不吃已经扔掉了,孩子很伤心,大声喊着:“我要我的玉米!”奶奶也很生气,说:“你放在那里,我以为你不吃了,我就扔掉了,谁知道你又要吃啊!”孩子继续喊:“我要我的玉米!”快要哭了。我赶紧过去,拉着他的手对他说:“不如妈妈给你画个玉米?”他说:“好!”回到房间,他去帮我拿蜡笔,欢呼雀跃。我拿到本子,开始画玉米,他在旁边一边看一边说:“妈妈画一个玉米。”我说:“我是在画玉米。”我不仅画了玉米,还画了玉米的苞叶,画好了,和他“吃”,他还用手轻轻“剥开”玉米的苞叶,“吃”得很有滋味,接着又让我画大卡车,装了玉米的大卡车,还担心玉米掉下去,我又画了一层布,他才满意;接着又画小轿车,后备箱装了玉米的小轿车,本来我画的后备箱是打开的,他又提醒我把后备箱“盖上”;又画吉普车……接下来他就自己开始画玉米,还选了黄色的蜡笔……
后面还有其他的事情,不一一记了。总体的感受是,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学着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种种所谓“淘气”、“无理”的行为,慢一点,给他一点时间让他自己“发现”、“感受”、“尝试改变”,氛围好了很多,孩子入睡也快了,和我“对抗”的行为少了很多。
只是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我明白自己的不良情绪会让我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我让它“停”,让自己“冷静”,可是它并没有消失,就比如现在的我,心情并不好。只是我认识到了,那些不良情绪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所以我不把这些情绪对着他释放,但我还是需要释放,怎么办?所以,我选要一些其他的时间和空间,比如此刻,孩子和他爸都睡着了,我在写作业的此刻,我是在“梳理”,在“发泄”,在“转化”……
我的不好的心情因我老公而起,因为他和我讨论到一个问题:“你请事假去参加培训,你知不知道一天回扣很多钱的?你为什么不跟学校提出申请,这也是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啊?这样就不用扣那么多钱了。”我当时的回应是“我没有考虑到那么多,但是我可以把这两天的内容写成文字,再向学校申请后面两次的培训时间。”其实我内心还是有一些想法的:为什么你想到的是扣那么多钱的问题,为什么没有认识到这个课题很重要,重要过那些钱?但是这些我没有和他说,我心里是有些委屈的,甚至有些难过。我想要努力做一个好妈妈,我一心欢喜想要回来和他一起分享我的感受,但从那时开始,我什么也不想说了,就想“静悄悄地改变”。
对我对孩子和老公的不同态度,我觉得我和老公没有做到很好的沟通,我没里理解他的本意,他也不理解我的内心想法,而我也没有去表达,所以不够积极,有些被动。孩子这边,可能也是觉得更重要,所以很主动地去改变,尝试。所以,正面教养这件事,或者说的大点,正面积极的沟通,当事人内在的需要和驱动力很重要!
慢一点和“等待”很重要。
记于2015年10月8日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