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郭有生//追寻艺术芳踪 醉品精神佳酿——高晓宇油画欣赏随笔

郭有生//追寻艺术芳踪 醉品精神佳酿——高晓宇油画欣赏随笔

作者: 郭有生 | 来源:发表于2023-02-14 15:48 被阅读0次

    追寻艺术芳踪 醉品精神佳酿

    ——高晓宇油画欣赏随笔

    2月13日上午,应邀参加了“微风山谷——高晓宇当代油画艺术展”开幕式。

    为什么用“微风山谷”这么一个展名呢?当走进展厅,这是我萌生的第一个问题。细细琢磨,显然因谦逊,不说自己是山峰,而说山谷;不说自己创造的美是狂飙,而说微风。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来看,又因油画含蓄隽永,让你从山谷想到绵绵群山;让你从微风想到万物春天的萌动。从取材来说,因热爱陕北的山山水水,那连天的莽莽黄土高原是美的,其山谷也是美的;每一寸土地上时代的脚步声是美的,连那拂面的微风,也是美的,因此就以此为素材宝藏,以此为触发灵感的源头,以此为寄寓思想情感的形象。又或许这“微风山谷”,就是表现作者自己一种内敛、低调、默默耕耘的艺术情操。当你走到一幅幅油画前,又会忽然想到瑞士班得瑞乐曲,也有一个组曲名叫“微风山谷”,这不是说作者追求画中有音乐似的语言,有艺术的节奏韵律,有动人心弦的情感吗?

    这次展览,共展出100多幅作品,由抽象画、半抽象画和大写意画组成。一般来说,艺术作品的主题有三种状态,一是鲜明型,一是多义型,一是扑朔迷离型。而高晓宇先生的画的主题正大多是后二者,让人有雨中观花,雾中看山之感。这类主题,如果作者有高超的艺术水平,往往表现为一件艺术作品虽然小但艺术容量很大,有道是“芥子纳须弥”。你看芥子何等小,而以须弥为中心的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卢洲组成一个世界,一千个这样大的世界是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是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是大千世界,所以这“须弥”所指代的又何其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艺术容量大不仅表现为不同的欣赏者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理解,而且每一种理解又能内含丰富,横可关涉多面,纵可深入千里。高晓宇先生好些作品,正有这个特点。余秋雨在《艺术创造学》中说:“伟大的艺术作品,没有清晰的主题思想,也没有简明的结论。”看这些画,再玩味这个观点,感叹恍兮惚兮的表现真的非常富有艺术魅力。

    看抽象画要从抽象元素入手。抽象画,半抽象画,离不开抽象元素;大写意画也离不开抽象元素。抽象元素就是这类画的艺术符号,是画家表现思想情感的艺术语言。

    那么抽象画,其形式元素抽象于哪儿?一定是我们面对的自然、生活和社会,一定是我们丰富的情感世界,一定是我们或深或浅的思想。比如佛家“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思想,我们抽象出“白”,这时也许悬挂一张白纸,命一个名“无常”,就是作品;在科学探索中,我们联想到面对着黑黢黢的夜路,摸索着前行,于是抽象出“黑”,其黑就是茫然、神秘和艰辛的化身;我们享受着暖洋洋的阳光,在亲情友情和爱情中产生了通感,就抽象出“红”,红就有了一种特殊的蕴含。当我们逆向思考,从形式元素,联想到我们的自然、生活和社会,就找到了画家所要表达的内容。如作者《春潮》是一幅半抽象画,但抽象之中蕴藏着具象,那绿不是让我们想到草绿林绿、山绿水绿的春天吗?那绿的铺天盖地,不是让我们联想到春的力,春的气势吗?那粉红不是让我们想到桃之夭夭的芬芳吗?在这儿作者也表现了大自然色彩的美,本来大红大绿的对比色易俗,但作者像“万绿丛中一点红”那样改变二者的比例让其和谐;又改变其纯度让其融合,这样看起来就那样的动人,那样的富有自然魅力。我们细细看来,抽象中还有一个具象——红红的果子,意味更得到了延伸,,似乎作者在白的荒凉,绿的生机,粉的芬芳甜美的关系中表达一种哲理。

    欣赏高晓宇先生的画,也让人感叹其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天风云外说》是他的一幅大写意画。这副画有天有地,一般人们为了追求美学效果,天地的比例采用黄金分割法,这符合老祖宗留下的中和思想。但作者这里采用打破中和的艺术思维,以失度的比例,形成天地失衡的画面形象。而正是这种失度,天更有视觉冲击力,天显得更辽阔厚重,天形成更震撼人心的艺术画面。于是唤起了我们对天的敬畏。这大概是作者多主题作品中的主题之一吧?再看地是暖色,天是冷色,而最高处是阴森森、冷飕飕的黑色,也许作者要以色彩表现“高处不胜寒”的意境吧。

    写意画,讲究的是神似形不似,而且其形是作者眼中的幻化之形,其神是作者心中的感悟之神,从而以形写神,以神御形。但艺术作品时常还有一种形外之形,比如这里云外的“天风”,这天风有话语权,又能摆布翻卷的黑云。看着画面下方泛着金色的山,似乎蕴含着某些哲理,如设想梦想、事业是金色的山,那黑云那暗中操纵黑云的天风,与其构成一组关系意象,就潜在着一种深深的意味。

    高晓宇先生热爱自己生活的陕北这块沃土,始终以自己艺术的眼睛来关注着这里的山山水水。看他的许多油画,能发现他的许多作品,正是其意象来源于自己脚下的土地,并往往构成多层级的意境。表层之“境”是大美陕北,深层之“意”是自己的情,自己的生活感悟和哲理性的思考。这种构思是一种双关式思维,是一种并重式思维,是一种“画有尽而意无穷”式的构思。因此,同一幅画,你看就是一幅陕北山水画;他看就是一幅哲理画,一幅象征画,一幅意味绵绵无尽的画。似乎是两个意境或多个意境的重叠。比如《独翔》,画面是夜晚的一座大山,这山让陕北的夜晚有一种沉甸甸的宁静,连大山给人的神秘感也似乎有了份量,还蕴含着难以言说的空间滋味,这是一种独特的美,是一种高原艺术家感受到的美。但这副画的题目《独翔》,却让我们又注意到重叠的另一个意境。独翔,谁在独翔?什么在独翔?语言半藏半露,露出行为形式,藏起行为主体;这为主题的多样性埋下了伏笔。看画面,也没看到什么在飞翔,这也为天马行空的想象留下巨大的空间。而且这独翔是实还是虚,也扑朔迷离。这样看来这幅画最终依靠作者的笔墨和欣赏的思绪共同才能完成,这正是高超艺术家的高超构思,自己完成一半,给读者也留一半,属于一种开放式的艺术作品。每一个欣赏者怎么理解,我猜不出,但我知道我自己的理解,我想独翔者也许不在画内,而在画外,这是画外有画;飞翔的也不是鸟,而是人的思绪。静静的夜晚,是一个探索者思绪飞翔的好时间,那大山既是思绪者所处的空间位置,也似乎蕴含着思绪的厚重;那深邃的夜空,也不仅是能压抑人躁动的黑色,而是意味着思绪指向了神秘。这样看来,这副画是赞美哪些理性探索者吗?

    再看这幅画,有一抹金色。这从色彩上来说,是为了打破灰黑色调的沉闷,但从内容来看又似是灯光辉煌的一个城市,这是不是想表达另一种独翔呢?或者说夜晚的城市是时代飞翔的见证呢?

    在这次展览中,我和榆林国学会副会长李国强一起看,不一会他就说了好几次“这画的题目好,这画的题目好!”也是,一个好的题目,能给观众美的鉴赏导向,能开拓画面的意境,深化画面的思想内涵,增强画面的艺术性。我上面所举的例子,不正是这样吗?可以说,这正反映了画家的综合艺术素质。

    看《入怀》,有朋友说是表现性文化的,我却联想到了摄影中的框景,从窗口去拍摄,从树林梢的缝隙去拍摄,从一个人的腋下去拍摄,形成各种各样的边框。他这不是画的石罅缝隙框景吗?太阳正从石罅缝隙中升起。结合题目看,这幅画就是一首微型诗:

    当太阳升起,

    就能和胸中的块垒

    构成一幅风景。

    《只恋这一刻》,这个题目也非常富有诗意。画面是山,也像熊熊烈火。是表现一种人生追求,即只恋这一刻,人生一世当成为山,当成为燃烧的火!或表现人生的情感,当有高峰时刻,当有熊熊似火的情!

    好,这样的画真好!一场视觉盛宴,一坛精神佳酿。画家还谦虚言己“微风山谷”,我感觉分明是美苑狂飙,艺坛山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郭有生//追寻艺术芳踪 醉品精神佳酿——高晓宇油画欣赏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me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