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宁都县田头镇车头完小的谢忠灯,很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读书心得。
我今天分享的题目是《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这句话是我在《给教师的阅读建议》这本书中看到的,当时一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很惊喜,哇!这句话不就是我做阅读想要达到的一种读书状态吗?所以,我今天把这句话当作我的分享题目。
接下来,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享:
一、读书概况
从今年的元旦开始,我加入了勇气读书会,加入勇气读书会的初衷当然是希望能养成坚持读书的好习惯,因为我是个理科生,读书写作不是我的强项,所以特别希望借这样一个契机,多读一点书,尤其是多读一些教育理论和个人成长类的书籍。
每天工作之外,我都会抽出时间来进行阅读,做笔记,去打卡,到今天为止的话,我一共在勇气读书会打卡了306天,读完了13本书。
这个二维码呢!是我简书的二维码,里面有读过的书所建的不同的专题,记录了我读这些书的一些想法和思考,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扫码看看,也欢迎大家在简书里和我互动交流。
二、读书剪影
这里有两个二维码,左边的二维码是我在读书100天写的一些感受和想法,右边的二维码是我在读书200天写的一些感受和想法,我前几天又回过头去看了一遍这两篇文章,发现有些想法现在又不太一样了,由此可见,读书它是一个动态迭代的过程。
在今年暑假8月份,吴虹校长一行来到宁都调研的时候,我把我的读书笔记给了吴虹校长看,吴虹校长看了非常惊喜,还把这个读书笔记给了我们教科体局的温局长翻看,温局长看了之后也对我的读书笔记和读书行动给予了肯定。
在今年的9月2日,互加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开学典礼的那一天,我们去到到于都县梓山小学和于都的助学老师们进行经验交流,当时在场的青年教师看到我的读书笔记也是颇为震撼。
三、读书笔记
我在勇气读书会阅读打卡的第一本书就是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因为,是第一本书,我读的相对较慢,大概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读完。
为什么选择从《教育常识》读起呢?我觉得:常识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作为一名教师,教育常识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这是我在读《教育常识》做的读书笔记,我选了几张贴在这里,一开始是文字记录,然后听了安妮老师的读书分享之后,我就尝试着做简图、简笔画、思维导图,虽然,做得不是特别好,但是在当时真的全情投入,也特别享受这样读书的过程。
四、读书分享
读完李政涛教授的这本《教育常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五个词语,我总结了一下:
4.1习惯
有位作家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一个好习惯可以成就人的一生,而一个坏习惯也可以葬送人的一生。
我一直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大部分时间是在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好习惯,会给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比如:早睡早起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准点守时的习惯,热爱阅读的习惯等,所以,我觉得习惯非常重要,也给我印象最为深刻。
我虽然是一名数学老师,但是,我带着我们班的孩子参加酷思熊阅读课,我觉得,阅读思考就是一个上层建筑的底层习惯。这两张图是我们在开展酷思熊阅读的一些场景,左边是一个孩子在朗读故事,因为设备问题,我就直接拿童书给孩子朗读,其他人听,然后思考问题。右边是孩子们展示课堂的思考记录本,他们在一点点的进入到绘本阅读的情景中,那么,习惯养成也就自然而然。
4.2生长
教育即生长,而不是灌输。
我们现在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不否认,“灌输”,可以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等,但是,这种没有参与,没有体验的填鸭式的教育,也仅仅只是机械的叠加,缺乏思考、缺乏有意义的建构。
其实,每个儿童都是未完成的,儿童的生长是具有阶段性,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需求,教育就是促进儿童自有节律的生命生长,老师要做的是在各个发展阶段给予学生相应的帮助,老师不是学生成长的主导者,而应该是帮助者。
这张图,是今年,前段时间,孩子们收获沪江豆之后把豆子拼成图案的场景,你看他们的这种参与感、丰收的喜悦都展现在脸上。我们种了一季沪江豆,孩子们参与沪江豆的过程,其实就是体验式教育,就是教育生长。而我们老师就是在旁边给予适当的帮助指导。
右边的二维码是我把沪江豆一季的生长历程做成了一篇推文,如果大家对沪江豆的生长历程感兴趣的话,可以扫这个二维码进入查看。
4.3温暖
“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让人拥有丰富的内心和充沛的情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学生不是一块冰冷的石头,而是一颗需要阳光雨露的种子,他们需要关爱,需要我们的平等对话。
缺少爱的教育,是冰冷的、空洞的,是没有灵魂的。而有爱的教育,是温暖的,春风化雨的,欣赏和尊重的,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教育就有了温度,就有了更多的可能。
我带着我们班的孩子,也在上一门叫生命教育的课程,其中的很多主题都是针对爱和生命意义的探究,孩子们理解了各种关于生命的外显,学会了情感的表达。
这两张图,是我们参与525气球宝贝活动的照片,孩子们带着气球,体验母亲的不容易,感受母爱的伟大。
4.4活化
经过不断的积淀、筛选、过滤和加工,沉寂在课程、教材、教科书和文字符号中的教育内容,一般是处于沉寂状态,等待着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来激活。
未被教学激活的知识,只能是“知识的化石”,虽然可能是完美的知识,但只能是供人观赏的“化石”而已。
要激活知识的“化石”,让“木乃伊”归来,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将其在运用中活化。
当我们教授的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时,学生就不会觉得那么无趣,会觉得在以后的生活当中需要这部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活化”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向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方向去引导。
这两张图是我们班参加阿福童网络集市活动的照片,我们一直在上阿福童财商课,阿福童财商课通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的学习方式,极大的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欲,这个网络集市活动也是知识活化的一个案例,孩子们准备海报、带来家乡的特产、来进行买卖,可以说,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这种体验就很有趣味性和生活化啦!
4.5不教
“教,是为了不教”,这就像是教育的一个悖论,在学生离开教师以后,如何才能自主学习,这才是教育真正的内涵,教育不仅仅是做加法,把外部知识吸收进来丰盈自己,更应该是做减法,让进来的知识进行有意义的重组、内化、建构,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但愿我们每个教师都可以耐心陪伴,静待花开!
以上就是我读教育常识的一些体会,可能有些观点不太准确,还请各位老师提出来,共同交流,批评指正,在这里,我也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可以拿起书本,走进阅读,做一个幸福的阅读教师,好,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