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翻越秦岭,去巴山深处呼吸那“雁山瀑布”的绿氧

翻越秦岭,去巴山深处呼吸那“雁山瀑布”的绿氧

作者: 栎风唐勇 | 来源:发表于2024-06-29 07:58 被阅读0次

在关中人眼里秦岭就是一道屏障,总想着能有机会去看看岭南风光的神秘,一但有空闲,尤其是夏天,就总想着钻入秦岭,去寻那一片清凉。乘大巴车穿过几趟秦岭的隧洞后,只觉得天蓝了、水清了、空气清新了。在汉江边游览了“石泉古城”,径直沿汉江边的公路去往“雁山瀑布”景区而去了。

      夏日的秦巴大山里,处处都是美景,叫人坐在车里目瞪口呆地享受着这满眼的绿,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在眼前切换着。停车的地方就是景区,在汉江边青山绿水之间的空地上,山门外的检票处区分了景区内外。进了山门,感觉只是从美景中又进入了美景。只是山谷里流出的清亮水流和阵阵凉风,引得人像被磁铁吸住一样地冲往山间的石阶小路上去了。

   

进入山谷中,就像掉进了绿色的画卷里。镶嵌在绿树、青草之间的台阶和木梯向前延伸着,台阶外到处都是绿,就连树干上、崖壁上也都布满了苔藓。

沿着廊桥向前行不多远,穿过“彼岸花海”的观景台,虽然不是开花的季节,只能看见许多浓密的花草。小径旁平坦处的一处水潭,叫做“雁栖潭”。“你看,娃娃鱼”潭水清可见底,潭水里一条大鲵静静地爬着。

        我去过许多的名山大川,峡谷山涧的景色也见过许多,但“雁山瀑布”这般美妙的景致确实少见。山涧河谷里,清亮的水流在石隙中潺潺而过,激起白亮亮的水花。而水中的石头间,大团大团的石菖蒲草浓密地生长着,像一簇簇的兰花草般文雅、茂盛。造型各异的石头上满是浓绿的苔藓,一堆堆绿色的石头摆在水里,有一种蛋圆般奇特的美。接天蔽日的树木把游人罩在“绿伞”下,树身上也布满了苔藓,游人像是在绿色的染料河中泛舟。

      沿着小石板路边的一排翠竹的缝隙看去,是山谷间一条若隐若现的小水流。穿过竹子的围挡不远处,忽然间人多了起来。一处碧绿的小水潭边,一排几块石板间,溪水白亮亮地从石板的缝隙间流向下游。平台的石板上因为能亲水的缘故,台阶上站了许多人在拍照、赏景。有人俯下身去触摸那清水,瞬间,清凉得欢叫起来。水潭中碧波上浮着一条竹排,有操作者在撑了篙,上面坐着小孩子在戏水,竹排划破翡翠,留下一行波纹。而水潭边,游人通行的栈道,是在峡谷的绝壁上用钢架支撑,突出地悬浮在半空中,游人就在河谷上方通行了。

   

沿着绝壁上的铁制栈道上行,人越登越高,山谷越来越深时,便听见了水的声响,一条瀑布在山石转弯处从头顶倾泻下来,水流不大,但气势宏伟。水流从上面的河谷里沿崖头跌落,先是在崖壁平铺开来,像一片玻璃镜子;流到了中间便分散开,成了约二米宽的一条白布,颜色也白亮了起来;到了崖下,如散落的珠帘,落入崖下的碧潭里,水似玉珠、潭似翡翠,“大珠小珠落玉盘”,“翡翠瀑潭”就在眼前了。

      绝美的景色是诱人的。就在对面的山崖上,一排排铁制的小脚踏嵌在石壁间,那是景区没有建成以前,人们登山赏景的通道。半山腰的一条铁链横在崖壁上,已锈迹斑斑,诉说着昔日的故事。

      “雁山瀑布”峡谷有着与其他大峡谷一样的凉风和清新的空气,但好像这里的空气更甜净一些。凉风吹来,即使你因登台阶而气喘吁吁的时候,只需靠在山崖边,抬起头来,便有清新的小风扑面而来,空气洁净得只钻你的五脏六腑,霎时间,你的肺就像被洗过一般,由内而外地神清气爽了。“快走,小心被氧气醉了”同行的人笑着督促继续前行。

        大大小小的水流和高高低低的瀑布,在河谷中变着花样地上演。不用担心你的摄影技术,用手机随便一拍就都是美景。游人站在石头边儿任意的地方,都能拍出“风景大片”的效果。

      游览过山湾里“楠木天坑”,在环状“天坑”的四周生长着茂盛的“小叶楠木”。“雁山瀑布”峡谷里的树木品种多,是秦巴山里的“植物园”。根本叫不上名字的各种树木铺满了山崖,偶尔从悬挂在树身的小牌儿上可以认识树木的品种,还有半截树身已枯死的古树横卧在石上,倔强地生长着。人手臂粗壮的古藤悬在半空中,挡在人面前晃动着,从山间腾空而出,攀着树身上行,纵横交错地,像是神话故事里的“藤精树怪”一样,满是神秘和沧桑感。腊梅树丛只能看见干枯的树干,听说冬季花开时,漫山遍野全是的。

   

  “雁山瀑布”景区的“四十七瀑,三十六潭”,大大小小的瀑布,有的从高崖上跌下来,带着声响,展现出靓丽的身姿,有的小巧地在石块间从十几公分的高处流淌下来,形成清清亮亮镜子一般的小水瀑,“秀水瀑”、“鸳鸯瀑”.....大小水潭都如同散落在山间的一块块碧绿的“翠玉”,在“翠玉”之间,石头顶着绿苔,抱着石菖蒲,像是一处处天然的盆景,难怪叫做“盆景潭”!

      这里不单是碧水的佳境,也不单是绿树、青草的领地,更是苔藓的天下。水边青石上、山崖边、树身上,到处都是的,就连行人脚下的台阶旁、铁链上、木质栈桥的桥板上,到处都是苔藓的绿。

    流水从顶着苔藓的大石块儿缝隙中穿过,在叠水处漫过满是苔藓的石壁,一颗颗水珠像是苔藓里长出来的玉石珠子。行道边的山崖上,苔藓绿茸茸地长着,仔细去看,就有很多不一样的品种。有的长成一丝丝的形状,发丝般的;有的是小圆叶的形状;也有长得长长的,像柏树的叶子一样;但无论什么品种,都密密实实连着片地疯长着。用手去摸,毛茸茸的,像是大毡子一样,摸过一遍后的手掌上便湿湿地,像沾过水一样。

   

“雁山瀑布”的峡谷,被叫做“苔藓谷”一点都不为过。有几处山崖上湿湿的,从苔藓里渗出的细细水珠连成的小水流,悄悄地从苔藓里渗出来,又汇成一股清流并入小溪,成了潭水的一部分。

      青山、绿石、飞瀑,景色各异,是石潭,是溪谷,是雨林,叫人目不暇接地去赏景,不停歇地去登山,看罢了这一处的景,又起身去寻那下一处的景致。

      游玩得累了,就干脆在“息肩廊”下休息片刻。廊下两旁的木凳上坐定后,后背便有清凉的山风吹来,带着甜味的绿氧把人包裹了起来,让人舒坦得竟不忍移动了。

      被同伴拉起身,继续前行。在青山绿水间一路上行,越过一处处的瀑,跨过一处处的潭,在最高处的“天下第一流”处集合拍照。“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最高处的瀑布并不大,并不比其他景区的瀑布宏伟,更比不上“黄果树瀑布”“壶口瀑布”等宽大、有气势,它为何叫做“天下第一流”?我想是因为这一条清流从高处落下,泄入山谷中,营造出了这绝无仅有的苍翠和浓郁,绿氧清新带给人无与伦比的舒适感。也或许是因为流经千年而不衰,一股清流入汉江,汇入长江的缘故吧。

     

这汉江边的“雁山瀑布群”古已有之,因此便有了“古汉台”、“授经坛”等名胜古迹。这景色或许已流经千年,我们也只是千百年来赏山游水观景的一分子。

      一路返回,走出山门时,在出口处一排仿真紫藤花的长廊边,“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立体大字映入眼帘。我自豪,我的大秦岭里巴山深处竟有如此美妙的景致,这是我们的财富,是上天赐予的,也是我们造就和维护的。

    而这景致,在秦岭内外其实处处都会有的!

相关文章

  • 游记 || 洗净铅华的黑山谷

    文:山边的云彩 游记编辑:雁南征 推荐语:漫步行走在黑山谷间,欣赏瀑布溪流、葱笼树木、呼吸天地间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

  • 陈飓文土蜂蜜3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隅,北依秦岭,南枕巴山。宁强地处秦岭和巴山两大山系的交汇地带,境内东南高,西北低,中部有五丁山...

  • 蜀道不再难

    蜀道不再难 呜呼,“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诗仙李白从千里之外游来,跋涉秦岭,翻越巴山,入川蜀、通剑关,...

  • 心境

    几年前,只身去陕南寻找水样,目的地,位于秦岭和巴山之间的大山深处。班车只能通到一个叫蒿坪的镇上,到了之后,...

  • 之五: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古代,从北方关中翻越秦岭,到达巴山南面的四川,要经过几条主要人工开辟和打通的谷道,或又叫栈道。 首先,从关中通过秦...

  • 翻越秦岭游记

    美景值几何?这是我昨日归来之时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此时此刻,听着李叔同的《送别》似乎已然忘却了值或不值的问题,满满...

  • 秦岭瀑布

    《秦岭瀑布》 昨晚暴雨如倾盆, 一瀑白帘连凡尘。 秦岭拐道东望去, 犹见神仙驾云临。 注:2018年8月20号有幸...

  • 秦岭瀑布

    《秦岭瀑布》 遥望绝顶落祥云, 细看瀑布自天淋。 白练千...

  • 九月二十日觉巴村至荣许兵站

    本日骑行不算太难,但是要翻越臭名昭著的觉巴山,觉巴山并不高,但是坡度比较陡。 而且从早上一出发就绕着山不停的转啊转...

  • 小镇故事:查家场

    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冷锋从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一路南下,翻越了秦岭和大巴山,马不停蹄地朝川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翻越秦岭,去巴山深处呼吸那“雁山瀑布”的绿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qu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