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我的爷爷
恰逢清明,由于身处他乡,时间无法安排,因此不能回乡祭扫,但是每年春节回家,还是风雨无阻的去爷爷坟头撒一壶酒,焚一炷香,磕三个头。爷爷去世已十多年了,正是这个特殊的节日又让我想起了诸多往 事,故作此文以记之。
爷爷出生在上上世纪初,也是正值国家动荡不安的年代,承受了那个年代的人都承受过的诸多苦难。早年家境贫寒,奶奶因病早逝,所以爷爷就独自一人带着爸爸和姑姑生活,自我出生后就只看过奶奶的画像,因此童年里也缺少了奶奶的那份爱,每每想起,甚是遗憾。由于年代久远,这些事都是从爷爷和爸爸的口述中得知,近年来每到家庭聚会时,说起往事,总能勾起大家的回忆。
我是出生在80年代,家处偏远农村,上有哥哥姐姐,我排行老四,对于这么一个大家庭,没有其他经济收入,家里生活条件自然不会好,但身处巢湖之滨,靠水吃水,因此从小就记得爷爷在农闲时就出去撒网捕鱼,如果运气好收获不错,除了自己吃,多余的就拿去集市卖了补贴家用。那时候为了兄弟们姐妹们读书上学,全家省吃俭用,有时候十天半月也吃不上一顿肉,鱼也就成了我们小时候最重要的营养来源,现在想想那时候吃了这么多纯野生的鱼,放到现在来看也是很“奢侈”的。
爷爷在村里的辈分很高,到我们这一代,已经发展到大大小小几十户了,由于平时爷爷的为人和善,处世公正,所以在家族中颇受尊重。每到逢年过节,小辈们都会登门拜望,家中总是人流不息,热闹得很。爷爷是一个对别人热情好客、乐善好施的人,而对自己和家人却总是严格要求,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能亏待别人。小时候不懂事的我特别不能理解,为啥家里有个好吃的好喝的都得留给客人,我们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只有等客人走了才能轮到。印象深刻的是每年春节,家里总会尽可能的准备一些鸡鸭鱼肉,对于当时的我们那可是山珍海味啊。可是这些我们都不能吃,等到家里各方来拜年的客人都来过了,剩下的才是我们尽情享受的。现在想来,正是爷爷这样的待客之道,才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同样也是言传身教给我们这样做人的道理,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爷爷还拥有一双巧手,会做一手好木工活,泥瓦匠的手艺也不差。家里的桌子板凳,一应农具都是爷爷平时没事做出来的,还能砌个土灶,做个柴炉啥的。也许是那个年代,生活生产资料没有如今那么发达,一切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所以也就造就了勤劳的人们个个都得会几门手艺。爷爷有时候也会给我做几把木头枪,做个弹弓什么的,也成为我童年最宝贵的玩具了。
92年的夏天,一场无情的洪水冲毁了堤坝,农田里的庄稼和整个村子也都被大水淹没了。那时候家里住的房子还是土墙,为了不让洪水浸泡后引起墙体倒塌而毁物伤人,爷爷和爸爸就把墙直接推倒了,只保留木头屋顶,上面搭个阁楼,人就待在阁楼上生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洪水来临时,我们都去山里舅舅家避难了,留下爷爷跟爸爸看家,庄稼都没了,生活资料匮乏,他们出行只能靠船,吃饭没有菜,只能靠仅剩下来的几坛咸菜度日。不过好在洪水并不是一无是处,唯一的好处就是捕鱼更方便了,划上小船,带上渔网,出去半个小时就可以抓一大脸盆的大鱼回来。
后来洪水退去,家里在亲戚的资助下盖起了砖房,但毕竟资金有限,房子面积也不大,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明显不够住,再加上我们也一天天长大,房间更是紧张。于是爷爷为了我们,决定搬出去住,在离家五分钟的地方又搭起了几间小屋,开始了一个人生活。小屋周围有池塘跟小树林,爷爷开辟了一块菜地,平时种种菜,养起了鸡和鸭,还有一头猪,顿时叽叽嘎嘎的叫唤起来,好不热闹,我们经常放学回来都爱往那里跑。
爷爷是个很爱干净的人,平时无论在家还是出门,衣服不管是新是旧,都是始终保持整洁。自己的小屋也是打扫的清清爽爽,东西摆放的整整齐齐。爷爷还爱喝点酒,每餐喝,但是喝的不多,三五杯就行。记得爷爷有个挺精致的锡制烫酒壶,分为内外两层,内层装酒,外层装水,每到冬天,爷爷就用烫酒壶温个二两白酒,简单的两碟小菜,很是惬意。逢年过节一起聚餐,我们知道爷爷的习惯,也会提前给爷爷温好,偶尔还陪他喝一点。
爷爷的性格刚烈,脾气不好,是个要面子的人,也是个不善于表达的人。特别是年纪越是大了,人也变得敏感,有时候喝完酒,就爱发个脾气,为了某些大大小小的事情跟爸妈吵上几句,大家都了解他也不去和他理论,等那阵脾气过了也就好了。但是对于我们兄弟姐妹学习上的每取得一些进步,他虽然口头不会大加表扬,心里还是很在意。每次我们在学校有奖状拿回家让爷爷看,他都会认认真真的看完,然后面带微笑的点点头,有时候还会给几颗糖作为奖励。村里人有时当他的面夸我们几个学习好,爱读书,这是他觉得最有面子的时候,我们的进步对他来说也是最大的安慰。
永远忘不了那年冬天,我已经上大学了,恰逢寒假。那个冬天似乎特别冷,爷爷有天出门,刚好那天天冷风大,回来后就一直感冒,一病不起。爷爷的身体一直很好,八十多岁还能挑水劈柴,平时也很少生病,偶尔有个头疼脑热也是吃点药就好,几乎不上医院。可是这次的感冒似乎来势汹汹,看了医生吃了药始终不见好转,眼看着爷爷一天天消瘦下去,本就瘦削的脸庞更显憔悴,渐渐卧床不起,最后连话也说不出,只能靠流食维持。春节一天天临近,已经没剩下多少天就除夕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备年货。爷爷一辈子是个爱面子的人,从来只为别人着想,这次也是不例外,虽然这时候话也说不出,可心里跟明镜似得。他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如果勉强维持或许能撑个十天半月,可那时候正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作为村里不论年纪还是辈分都是最大的人,势必要惊动全村的人。就是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后来爸爸给他喂水他也是咬牙闭口,就是不喝。我拉着他那只瘦的皮包骨头的手,看着他的眼睛,虽然已经不能说话,可眼神里却充满了关爱和不舍,往事的一幕幕涌上心头,我嚎啕大哭,最终他还是安详的在春节前走了,结束了他这89年坎坷的一生。
爷爷的一生很普通,是千千万万个农民中普通的一个,他经历了国家的动荡,社会的更迭。可他又是不平凡的,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经历了家庭的变故,又重新扛起家庭的重担,为爸爸姑姑组建家庭,为家族的后代开枝散叶,为了更好的生活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虽然艰苦朴素却又不失体面的生活态度,也看到了刚烈坚毅的性格下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处事之道,更看到了再苦再难也要靠自己双手努力创造未来的立业之心。这些都是我们从您身上学到的,现在我们也在这么做,将来更要教给我们的孩子们,也许,这就是一个家庭家风的传承吧。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又是一个春意浓浓、细雨纷纷的清明,小草和野花再一次的在您身边破土生长,恣意绽放。如今我们都已成家立业,都有了自己的下一代,生活也是一年比一年好,如泉下有知也足可慰了。今日虽未身至,思心尤甚,唯有遥拜寄哀思,聊作此文以纪念。 2019.4.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