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两千年前古人一年四季是怎样度过的?《诗经 七月》告诉你

两千年前古人一年四季是怎样度过的?《诗经 七月》告诉你

作者: 北冥有猪 | 来源:发表于2018-10-07 19:38 被阅读0次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贝鸟,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箨。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研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棫,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四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这是诗经的表现内容之一,《七月》描述的正是这样的主题。古朴醇厚的长轴画中,汉民族古老农耕文明的肌理一 一舒展,带着烟火人间的气息,耕耘的悲欣,秋收冬藏的明亮。

在两千年前,人和自然的节奏是一样的

《七月》中,岁月是这样静静流逝的: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箨。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六月食郁及棫,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

在工业文明的今天,我们早已经忘记了其实还有这样一种纯粹的生活方式。

劳动农事与“日”、“月”、季节相对应。时光的运动转化为劳动的节奏。人生的节奏与自然的律动是一致的。在四季流转中,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缝衣、狩猎、建房、酿酒、劳役、宴飨,灵魂像一棵树一样无声地生长。

《七月》仿佛在讲述一年中的故事,又仿佛这故事原本属于周而复始的一年又一年。斗转星移,星空的图案几经变换,在流转的光和影中,无数次海水中竖起高山,无数次大地又沉入海底。史前巨龙骸骨上树木苍苍莽莽。时令递变。惊蛰,谷雨,清明,立夏,芒种,立秋,白露,寒露,冬至……姹紫嫣红为开始,天地萧瑟为终结,终结中孕育着下一轮的桃红柳绿。

其实人的一生像一株庄稼,成长,走向成熟,熟透了也就死了。一代又一代人,此起彼伏,走向熟透,浩浩荡荡,无边无际。谁是最后的收获者呢?谁目睹生命的大荒芜——这个孤独的收获者,在时间深处的无边金黄中,农夫一样,挥舞着镰刀。

这个两千年前的诗篇,讲述了一个人与土地一生的友情。没有人定胜天的狂妄,也没有在自然威慑力下战战兢兢的萎缩,有的只是传统中国人和天地相互融合的质朴哲学。

两千年前古人和我们一样享受过年团聚的喜悦

无论哪朝哪代,总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底层百姓生命,总像是简陋拙朴的破陶罐。《七月》中的普通农夫一年到头忙碌得几乎没有喘息的时候,播种耕地,治桑织布,狩猎采摘,还要供养统治者,“为公子裳”、“上入执宫功”、“为公子裘”,这样一年到头来,还是“无衣无褐,难以卒岁”。

曾为著名油画《父亲》深深震撼。满是皱纹的古铜色的脸,疲惫浑浊的眼睛,层层茧疤布满的粗糙的双手。

传统的中国农民形象就是如此。对于他们来说,生存不易,迫使人拼尽全力为生活搏斗。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再简单不过了:活着,活下去,吃饱穿暖就行。

一辈子都在为温饱奋斗。播种,耕耘,收获。祈求风调雨顺。咬牙熬过灾年。昨日的健壮少年,成了今天的迟暮老人,直到弯曲的驼背再也背不起生存之重,人一辈子就算过去了。下一代新出生眼睛还澄澈透亮的婴儿又将重复这个的过程。几千年来,绝大部分中国人,就是这样过来。

但是《七月》呈现的普通人生,除了苦难和劳役,总是还有别的东西,让人值得为此在世上艰难跋涉一遭。即使是天荒地老的破陶罐,总还是有一些亮丽的颜色点缀,不至如此荒凉。哪怕那只是些浮面的彩绘。仅仅有这种微薄的幸福,就能使人有盼头活下去。

农夫在外辛劳奔波了一年,终于到了可以进屋休息的时候,“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此时农夫的心情应该是明媚而喜悦的。一年到头的辛劳,换来年终一刻家庭团聚的温馨。妻子和孩子雀跃地说,要过年了!要把老鼠熏走,紧闭门窗把寒风挡在门外,穹庐虽破,因为值得守候的家人,这里成了世上最温暖、最牵动人心的地方。

这点烟火人间脆薄温馨的幸福,于苍茫人生荒原中便是一份慈悲。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一年的辛勤耕耘,终于有所收获,也是享受收获的时候了。祭祀,聚饮,凡世的喧嚣和明亮,如同清亮的溪涧,漫过心头。拿着酒杯痛饮,人生几何。许下俗世中美好愿望。隐隐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自豪。

世事变迁,大地的音乐永无休止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堪称全诗的神来之笔。

无涯的时间旷野,荒芜了多少帝王霸业,坍圮了多少宫阙楼榭,模糊了多少是非成败。

一只蟋蟀,伴随了周人部族的辛勤劳作;又是蟋蟀,见证了周人的霸业;即使连青铜器被掩埋的时候,昔日宫阙长满黍离,还是蟋蟀在那里浅吟低唱。

有时候,那些象征人的力量并为人所自豪的东西,是这样经不起岁月流逝。

而大地的音乐永无休止,无论世事怎样变迁。那是人之外的另一种声音,飘远、神秘。莽原之上,穹苍之下,人是听者,斑驳土墙是听者,田间阡陌小路是听者,每一株随风摇曳的禾麻黍麦是听者。那是大地神秘的言说方式。一个永恒的隐喻。

相关文章

  • 两千年前古人一年四季是怎样度过的?《诗经 七月》告诉你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

  • “左右采之、琴瑟友之、左右芼之”三幅诗经楷书名句分享

    诗经传唱两千年以上,是古人留给后人的文学典范,我们熟读古人名篇,增长自己的文化知识。 我认为用楷书书写诗经更容易渗...

  • 诗经之七月:古人的农村生活

    诗经之七月:古人的农村生活 《七月》出自《诗经》中的《豳(bīn)风》,在今天的陕西旬邑、彬县一带,是周朝最重要的...

  • 《文学回忆录》--诗经续谈

    《诗经》是两千五百年前(共三百零五首)的北方民间诗歌。 把《诗经》不当做作品,而当做伦理、道德、教条、格言,始自汉...

  • 秋天到了,“悲秋综合征”你有吗?

    《诗经》上说“七月流火”,意思是说七月是大火星向西迁移,直至离开天际的时节,古人以此作为夏去秋来,天气转凉的标志。...

  • 野花芬芳(160)

    打碗花是属于中国乡土植物,她穿越千年而来。她的身影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就出现过。诗经中的葍花便是其倩影。诗经...

  • 古人怎样度过夏天?

    生在现代的我们,炎炎夏日可以待在空调房里,任外面骄阳似火我自佁然不动。再不济也有个电风扇,不知疲倦地给我们扇风...

  •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原则

    养生有意义吗?该怎样养生?怎样珍惜、重视自己的健康?《黄帝内经》在两千多年前,告诉我们:养生很重要,其实上天赋予我...

  • 2021-02-22

    你怎样度过疫情你就怎样度过一生 柔软是最高的智慧

  • 静夜微语(问)

    ·今天你准备怎样度过? ·若告诉你今天是你人生的最后一天,你会如何度过?会和上问答案一样吗? ·若你是异性,你会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千年前古人一年四季是怎样度过的?《诗经 七月》告诉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tr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