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上说“七月流火”,意思是说七月是大火星向西迁移,直至离开天际的时节,古人以此作为夏去秋来,天气转凉的标志。
对此,北方的小伙伴体会最为明显,初秋天气,昼夜温差加大,那真叫一个秋高气爽。而生活在南方就没那么幸福了,东山老虎西山老虎和秋老虎都要吃人。
除去气温变化、季节转换,说到秋天,我们往往还会联想到成熟与收获,金黄的麦田、沉甸甸的稻穗和火红的枫叶等。然而,更多的可能是落叶缤纷,草木凋零的枯败景象,并由此引发出内心的无限凄凉与惆怅。
前种联想可称之为喜秋,在古代常为农民所有;后者则为悲秋,可谓是中国文人挥之不去的千年情结。由秋而引发的愁思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这或许和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多怀才不遇有关。
“愁”这个字很有意思,“心”字上面一个“秋”——秋上心来便是愁。
宋代词人吴文英词《唐多令·惜别》开头两句便是,“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离别之人心上笼罩了秋的悲凉,怎个不愁呢?全词如下——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谩长是、系行舟。
有案可查,在文学史上最早吐槽“悲秋”情绪者,当属战国时楚之宋玉。相传宋玉是屈原的弟子,他模仿老师的《离骚》所创作的长篇抒情诗《九辩》,开头一句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自此,开创了文人悲秋之传统。
《九辩》既代屈原立言,闵其忠而放逐,又有自悯身世之意,还一不小心成了“悲秋”的祖宗。
接下来步其后尘且出手不凡者,是汉武帝刘彻。一首《秋风辞》,情景交融,比兴并用,堪称“悲秋”之佳作——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秋风辞》之起句,改高祖“大风起兮云飞扬”为“秋风起兮白云飞”,意境大不相同,前者苍茫辽阔,后者清新明丽,并由此融情入景,再引发怀人之情,最后以人生易老的慨叹作结。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此几句出自曹丕的《燕歌行》,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内容写一位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开篇渲染出一幅深秋肃杀的景象,为接下来的女主人公出场做好气氛上的铺垫。同宋玉,曹丕一个套路,先写景,再怀人。秋色萧条,人心寂寥。
真可以说,“悲秋情结”基本上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所有文人,借悲秋而怀人、借悲秋而抒己之不遇,由秋之“悲”而及己之“愁”。
将“悲秋”与“凭栏远眺” 或“登临”之类的意象结合而触景生情者,同样不胜枚举。如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等。刘禹锡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更是说明了古代文人“悲秋综合征”的普遍性。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柳永《八声甘州》
杜甫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是仲秋之悲。
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深秋之愁。
白居易“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是秋夜之怨。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林黛玉之手写《秋窗风雨夕》,更是将“悲秋”之情结发挥到极致——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有意思的是辛弃疾那首《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上片是为赋新词而无病呻吟说闲愁,下片是尝尽了怀才不遇的哀愁后返到说不出愁。然而,最终能说出的呢?竟是一个“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