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本书的思维方式很新颖。我们遇见问题时常常想的是该如何解决问题,但这不是一本教我们如何解决问题的书籍,而是告诉我们该如何处理一个问题,该如何找到真问题,因为有些问题不一定是我们真正想解决的。
因为正如同吉德林法则:把问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问题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会被我们遇见问题的表现所欺骗,因此“作者要我们在解决问题之前,先避免陷入自己视角的局限性,从解决问题应该有的思维出发,正确地定义问题、理解问题,从而找到解决方案所需要的线索。”
我们也常常说:当你问出问题的那一刻,心中就已经有了答案。
在书的封面上写着——避开思维陷阱,找到真问题,才能发现高效的解决方案。6个主题20多个故事,让你在轻松阅读中训练思维能力。
这本书的核心内容:
1.遇到问题时,首先要定义清楚问题;
2.解决问题时,先弄明白谁来解决问题及问题来源;
3.重新审视问题时,想一想你是否真想解决问题。
书中的第一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天生就喜欢一遇见问题就立刻给出解决方案,但是往往因为没有发现真问题,没有发现问题的本质,往往解决方案都是治标不治本,甚至还会引起一连串不良的反应,把事情变得更糟。
因此在给出答案前应该要多问自己几个问题是更明智的做法。
这是个什么类型的问题?是谁碰到了问题?碰到了什么问题?此时此刻,问题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而且我们要做到从单一视角切换到多重视角——从“解决一个问题”变成“解决一系列问题”。
这本书所提到的故事里面,还有很多值得反复咀嚼理解的句子。
1.你永远无法确定已经找到的问题定义是否正确,但是永远不要停下寻找正确定义的脚步。
2.在面对有利可图的问题时,道德问题往往就算不上问题了。
3.如果你解决问题的速度太快,别人根本不会相信你真的解决了问题。
4.别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误当作问题的定义,特别是当提出方法的人是你的时候。
5.不要仓促下结论,但也不要忽视第一感觉。
6.你永远无法确定已经找到的问题定义是否正确,但是永远不要停下寻找正确定义的脚步。
7.如果你不能根据对问题的理解想出至少三个有可能出错的地方,那你就没有真正理解这个问题。
8.每一个解决方案都是下一个问题的来源。
9.某些问题最难处理的部分恰恰是意识到该问题的存在。
10.每当一件工具出了问题,我们总是倾向于去指责使用不当的人,而不是工具的设计者。
11.大多数不协调之处一经发现很容易解决。
12.与最初错误地定义了问题的人相比,一个拿到了新的解决方案的人更容易看到哪里不协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