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匆忙下楼,奔向三班教室。这周轮到我值饭。
刚踏进教室,就听到呜呜呜的哭泣声,好伤心的声音哟。
寻着声音走过去,原来是男孩乐端坐着正正经经在哭泣。座位上其他孩子诧异地看着他,前门排队打饭的孩子也都回头望着他。大家没做声,这是怎么一回事?
低头看看这个二年级的小男孩,脸上的两行眼泪汩汩流淌,看起来很伤心,手里捏着撕成两半的一副绿色画纸。
“怎么了?”
乐看我俯身问他,微微抬头看着我,却并不打算回我话,更大声地哭了。
我急忙寻找午餐管理员轩,想问个明白。这时,班里的小热心肠涛站起身叫道:老师,他的画被轩撕了。
涛话音刚落,好家伙,乐的哭声又升级了一档,哇哇哇频次也高了,涕泗滂沱。
我连忙拍拍乐的后背,“画被撕了,是伤心的。到底怎么回事?”我说完这话,盯着轩,等着他回答我。
“我叫他好坐端正准备排队了,他拿出这幅画来,我……”轩面露难色,没把话说完。
“我没打算画画!”乐突然张嘴大声辩道,“我就是拿出来看看,没打算画画。”
接着转过头带着哭腔对我说,“我只是想看看,我想中午画的,轩一把抢过去就撕了。”说完又开始嚎啕大哭。
此时,教室里闹哄哄的,我得赶紧让大家有序地排队打饭吃饭,连忙招呼其他孩子坐端正准备就餐,再让他俩上讲台来。
02
谁的情绪大,先解决谁的。
我特意问乐拿画看了看:“自己亲手画的画被撕毁,确实很伤心。我以为你的画是一幅大画,原来上面分了这么多小格子,每个格子里画了那么多图案,是花了很多心思呢?这样突然被撕掉,是难过的。”
我边说边拍拍他的背,他没再大哭,委屈地抽泣着,两行泪水还在汩汩流淌。
“你看,轩作为午餐管理员,一直来很负责任,为了管理安静就餐,他总是最后一个排队吃饭。今天这件事,处理得确实不对。”
我转过脸,对着一旁已经两眼湿润,局促不安的轩问道:“今天的事情,你有什么感受?”
“我不应该去撕他的画,我本来可以就提醒一句。”
我听了连连点头,“那发生了这事,你有没有向他道歉?”
“我道歉了,我前面就跟他说对不起了。”
我回头看向乐,他竟快速回我一句,我不接受道歉。声音干脆利落。
“嗯,老师知道你很生气,辛苦的画作被撕成两半,轩今天的做法简单粗暴了点,他也认识到自己的方式不够妥当,向你道歉,这样,轩,你现在正式地向他道歉。”
轩马上看着乐,说了声对不起。说完,泪水涌出眼眶。
乐没有再次拒绝,但还是不乐意的样子。
“我们有时候的确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可惜没有时光机器,时间可以倒回去,如果有的话,我一定提前到,提醒轩不要撕画,但是,这不可能实现。现在这事已经发生了,我们想想,有没有办法挽回这幅画。”
三个人都看着这撕成两半的画纸。
“要么,把它用透明胶布粘起来,让轩去借借胶布,两个人一起粘贴好?”我询问乐的意见。
“不用了,老师,我可以再画一张。这张不要了。”乐的情绪终于回落下来,平静地对我说。
“你再画一张吗?看着有点复杂呀?”
“不难的,老师。这个画我很快能画好。”
“嗯,看出来了,你很细心,一张画纸上画了这么多图案。那么,现在两个人赶紧去打饭吧。”
说完这句,想想,还是一把拉住轩的胳膊,轻声说道:“轩,你也不是故意要气同学,以后多多注意管理方式就好了。”
轩的眼眶还是红红的。
过了一会儿,教室里安安静静,我也打开饭盒准备吃饭,不想,哭声又起。原来,乐干坐着,没吃饭,大概想想伤心又哭了。
这孩子是个高敏感宝宝,情绪来了,“消化”得慢,若是一开始我就想着大家快速安静吃饭,强制解决问题,他可能情绪还会更大,哭泣时间更长。
03
第二天中午,我刚走进教室,乐宝就冲上来,递给我一张画纸。
“老师,我的新画。”
“动作这么快?新的画好啦。”同样是一张绿色的画纸,同样上面画了许多格子。
为了表达我的欣赏,我细细看了看,“这些是钻石?”
他开心地朝我点点头,向我详细解说这幅画。说完这些,他很认真地继续说道:“我刚刚提醒过轩,管理的时候不要简单粗暴。”
我微笑点点头:“那你也一样,准备吃饭先坐端正,等着点名排队。”
昨日哭个不停的男孩,这天中午笑容满面。
丹麦心理治疗师伊尔斯•桑德在书《高敏感是种天赋》中说过:“爱哭,是因为拥有高敏感特质。”
每一次的情绪体验,都是孩子成长的机会,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他识别当下的负面情绪,说出自己的感受,认识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需求,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如果一味压制孩子的真实感受,选择忽视,他将无法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作为副班主任,孩子间的摩擦问题解决不多,经验不是很丰富。每次处理这样的问题,深感班主任不易。
处理孩子间的问题,首先自己的情绪得稳住,不能把火引到自己身上,明明是孩子们有情绪,很可能到最后变成自己也有情绪。还是要清晰阿德勒所说的“课题”,这是谁的课题?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教育真的很难,要保护好每一颗幼小心灵。我们也极其普通平凡,有各自的局限性,可能觉察自己、觉察对方胜过一味解决问题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