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无乡愁

作者: 张自芳 | 来源:发表于2019-03-07 20:49 被阅读4次

本文于2017年12月14日发表在QQ的一篇旧文,当时还没有与简书相遇。


天堂无乡愁

今天得知余光中先生仙逝的消息,在下午4点多钟,余先生,享年90岁,看到这消息,心头隐隐被刺痛了一下。作为70后的人,一个奔五的年纪,是应知天命的人,送走一个又一个影响着自己的人们,心中仍是波澜不断。

三毛,金庸,汪国真,琼瑶,罗大佑,小虫,……他们的作品和歌曲,深深地影响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中期,大陆的一代青年人。我那时十八、九岁,对他们的作品由喜欢到痴狂。从三毛的《橄榄树》到小虫的《爱江山更爱美人》,他们留给我们很多美好的文字和诗歌。

对于余光中先生,我是在工作之后,才读到他的《乡愁》,诗歌作为业余爱好,它是那个年代最好的消遣时光的方式。与《乡愁》相遇最早在《星星诗刊》上,后来多次读过,过去还会背诵,现在只记得只言片语。

说实话,对余光中的诗词,我更喜欢罗大佑谱过曲子的《乡愁四韵》,“腊梅香”正是出自于这首:“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愁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深夜里曾一遍又一遍地听,其中吉他声,总会让我回到校园时的美好时光。

1991年,三毛走了,带着《撒哈拉沙漠》远行;2015年,汪国真走了,到遥远的地方去;今天,余先生也走了,他把一生慢慢写进诗里,让灵魂永远活在光中。

读他们的作品,滋润了我的审美,还有爱与死亡的理解,比如余先生那首《伞盟》,他说““如果死亡是一场黑雨凄凄,幸而我还有一段爱情,一把古典的小雨伞,撑开一圈柔红的气氛。”

也许,余光中于我,有着跟三毛、金庸,罗大佑……相似的意义,他提供了一个生活范本,他有过飘荡的少年,“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有过在美国和欧洲大地上的游历;他懂得如何感受风与雨、感受生与死、感爱爱与恨的浩荡,他是我梦想成为而做不到的那一类人。还有,他把自己在文字里展示得如此到位和传神,是我最为敬仰的。

余先生一路走好,希望天堂没有乡愁。

相关文章

  • 天堂无乡愁

    本文于2017年12月14日发表在QQ的一篇旧文,当时还没有与简书相遇。 今天得知余光中先生仙逝的消息,在下午4点...

  • 天堂再无乡愁

    今天得知余光中先生仙逝的消息,在下午4点多钟,余先生,享年90岁,看到这消息,心头隐隐被刺痛了一下。作为70后的人...

  • 每日书课

    今日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逝世,乡愁已成绝唱,余哀思不绝,遥祝先生一路走好,天堂里不再有乡愁……

  • 天堂无“乡愁”,余光中《写给未来的你》

    孩子, 我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你可以是农民, 可以是工程师, 可以是演员, 可以是流浪汉, 但你必...

  • 愿无《乡愁》

    子于 还记得那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

  • 乡愁

    乡愁,在我梦里的儿时, 广阔的田野, 任我幼小的身躯, 无惧无束的撒欢。 乡愁,在家乡的河里, 清澈的河水在心底,...

  • 是不是成了佛,这世间便没了魔,谁来告诉我。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我问:何为天堂?何是地狱? 我答:无苦是天堂,无佛是地狱。 我问:若天堂有佛,地狱有苦,何为...

  • 乡愁

    什么是乡愁? 乡愁是离乡的人对回家的期盼, 是那回归前夕激动过后的无眠。 乡愁是在外游子对家人的思念, 是电话那头...

  • 无依的乡愁

    天蓝 云闲 秋阳里 几朵山樱 被思念 催开 我的想念 却唤不醒 您的容颜 纵横交错的 新的旧的路面 没有一条...

  • 无离别不乡愁

    没有离别,成不了乡愁。自十四岁在外住校,每次回家都是一种向往。初到校园没觉得想家,更多的是自由,无忧无虑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堂无乡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zh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