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四角恋、羁绊、恶魔主义
什么是“卍”呢?
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意象”来命题?如果这个题目的中文是“卍”的话,日文的本意是什么呢?又为什么会被翻译成这个呢?
日文原文的标题是“まんじ”。对于2012年以后的年轻人而言,这个词组已有了三种意思,其中“羁绊”的含义比较符合阅读后的感受,而在谷崎润一郎的年代,“卍”则有纵横交错之意,恰巧符合了文中四人的处境。
如同组成标题扭曲的四角一样——这是一个四角恋的故事,不分同性与异性。
很奇妙的是,它并不狗血,和庸俗无关,甚至透露着艺术性。“人”本身只是一种载体,作家所做的往往是将这样的载体剖开,才能从隐隐约约的裂缝中看到里头翻滚的光。
谷崎润一郎曾有过这样的自白:“我的心思考艺术的时候,我憧憬恶魔的美。”比起他笔下苍白无力的男性,女性则大多伸展出各自的独特色彩,作为highlight在舞台的中心熠熠生辉。
在《卍》中,德光光子小姐就是这剧目的亮点。

在文章叙述第一顺位的柿内园子看来,光子小姐是她平淡无趣的婚烟生活中突然闪出的亮点,她把她称作“闪现着观音般光芒的女神”,邀请她来家中玩耍,为她画写真。对美的欣赏逐渐转变成嫉妒与爱恋,园子在不舍得中找到了另一种让自己不那么嫉妒的方法——占有。虽然这份美不是我的,我却是唯一能欣赏这份美的人,这样也就够了。
而光子小姐却是另有情人——棉贯,棉贯是个虚荣而美丽的男人,生理上的缺陷让他心理扭曲,在感受到园子与光子之间炽烈的爱时,更生出了对园子的嫉恨之心。棉贯设计让园子发现了自己的存在,三人之间形成了奇异的三角关系,为了保持关系的平衡,棉贯与园子甚至签订了平等共享光子小姐的协议。 纸上的文字并不能代表永恒,当棉贯意识到他的一切手段都没办法阻止光子的逐渐远离时,他将协议出示给了园子的丈夫孝太郎。
孝太郎是园子家的上门女婿,早对妻子与光子的情意心知肚明,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管二人的纠纷,然而棉贯带来的消息让他也不得不纠缠入这段复杂的关系之中。而当这样的感情面临被曝光的危机时,什么才是最好的选择呢……
谷崎润一郎被称为“恶魔主义者”, 是由于他在其作品中惊世骇俗地展示了畸变的人物性格和嗜好、施虐与受虐的病态快感、以及在残忍中展现女性美。在他的文学中,美是至高无上的命题,以《卍》为例,其中柿内园子之所以会遇见光子,就是因为被后者的美折服。
这是一种什么层次的美呢?柿内园子第一次见到光子的身体时露出了这样的感慨:“啊!太可恨了,这么美的身体!我真想杀了你。” 而棉贯与孝太郎在畸形的爱之中备受折磨,一面嫉妒女人们之间炽烈的情感美,一面为自己能够分享这样隐秘感情的一部分而欣喜,最终陷入到光子的操纵中去。
光子是谷崎润一郎恶魔美学的化身,她说:被同性崇拜比被异性崇拜更令人感到自豪,因为男人喜欢漂亮的女人理所当然,然而女人被女人迷恋,就说明自己相当有魅力,所以感到高兴。所以相较于棉贯,她更愿意享受来自同为女人的园子的炽烈爱意。 当美达到了极致的时候,是会令人妒忌和不安的,在这样的不安与怀疑中,美与爱又成了维持畸形的恋爱关系的唯一理由。陷入崇拜与嫉恨交织的复杂感情中的四人,仰仗着光子的情感的施舍活着,如同“卍”字符号一样,循环往复,无法逃脱。 他们爱上的不仅仅是光子小姐,更是在与光子相处过程中得到满足的内心。
爱本身是自私的,人们需要爱,是需要从中得到某一种情感补贴,不管是关心或是分享或是好奇或是崇拜,这都是爱的一种体现。当某一种情感趋近干涸时,人们会自然的沉溺于外界给予的一点点希望之中,不管付出多少代价,直至成为被欲望操控的奴隶。

光子的欲望是narcissism;园子的欲望是infatuation;棉贯的欲望是envy;孝太郎的欲望是mastery。
在《卍》的世界里,美与恶同根同源,谷崎美学中将对立的“恶”与热切的“爱”结合在一起,所以“爱”变得肆意、狂暴而富有控制欲,“恶”则成为了美的化身。
或许人们并非总是执着于爱的某个具体的人,而是执着于“爱”带来的情感本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