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原创非首发,首发于《淮海晚报》2006年11月15日。
“每年学科建设经费投入不低于180万元,淮阴师院将办综合性大学。”这是记者在11日举行的淮阴师范学院第二次学科建设大会暨学术报告周开幕式上获悉的最新消息。
淮阴师范学院第二次学科建设大会暨学术报告周开幕式于11日下午在该院王营校区音乐报告厅举行。省教育厅副厅长殷翔文、徐州师范大学副校长刘祖汉教授先后在开幕式上讲话,淮阴师院院长詹佑邦教授作学科建设工作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郭光灿出席开幕式,并为该院师生作了“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学术报告。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十五”期间,淮阴师范学院学科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绩:重点学科建设稳步推进,学科队伍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梯队结构日趋优化;不断强化与完善激励机制,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加强专业建设,本科教学水平迈上新台阶;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正式启动;学科基地建设得到加强。但是,学科建设仍然存在一些诸如学科分布不合理等问题,如该院在11个学科门类中,重点学科仅分布在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4大门类,重点建设学科、扶持学科也以这4大类为主,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应用性学科相当薄弱,这不仅对该院长期发展不利,也与该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为了加快学院的发展速度,该院决定在“十一五”期间,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思想基础,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升办学水平和层次为目标,以师资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为重点,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全面提高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为把淮阴师范学院建设成为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为此,该院制定了“十一五”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重视内涵建设,进一步深化教学、科研机制改革,注重构建研究团队,努力彰显研究特色,提高师资整体实力;重视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建成4个以上省级重点建设学科,逐步构建起以省重点建设学科为龙头、院级重点学科为骨干和扶持学科为基础的学科体系,建成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6个以上硕士点。
詹佑邦向记者透露,该院将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符合学院建设和学科发展需要的学科队伍,“十一五”期间,院级重点学科力争使学科组的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成员分别达到学科成员总数的30%和15%以上;力争实现100名在职教授、100名博士的“双百”目标;培养50名以上的硕士生导师和一定数量的兼职博士生导师;培养和选拔省级、院级学术带头人30名左右、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0名左右,建成2至3个省优秀学科梯队。
在未来5年内,该院将通过多种途径增加科研经费,以每年不低于180万元的总量直接投入各级学科建设。(黄亚和 韩同友 王德勋 张同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