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同事,根据投资地图会议内容,现将重庆及入库主体情况予以简单梳理:
1、重庆下辖38个区县,2019年GDP为2.36万亿元,排名全国第17,GDP同比增速为6.3%,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GDP以约7.58万元/人的水平位列全国第8,且以第二、第三产业并重。财政方面,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为2265.52亿元,在全国排名第16。债务方面,重庆市2018年全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4690.6亿元,债务负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债务率为100.08%,远低于全国平均债务率水平152%。地方债务率较低,省内经济呈现“中西部较强,东部较弱、城投数量多、分布广,公益性强”显著特征。

2、从主体分布来看,重庆市级平台(一大投到八大投发展模式,逐步组建了建设(后为能投)、城投、地产、高发司、开投、高投(后为交旅)、水投、水务八大政府性投资集团(“八大投”)外加渝富一家,8+1模式)总体来说收益率较低,参与较少;
主城九区(分别为渝北区、九龙坡区、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巴南区、北碚区和大渡口区,基本都有1-2家平台入库,第一梯队为经济财政实力相对较强的渝北区、九龙坡区、渝中区(江北区无有存续债的城投平台)渝北区系重庆市的主城区,经济和财政实力较好,临空投区域重要性高。渝中区为重庆市核心城区,系重庆市的金融和商贸中心,经济发达,发债相对较少,渝中国资债务压力不大,总体资质较好。九龙坡区经济发展较好,区内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居重庆市首位,但债务水平亦较高。区内三家发债平台分别负责全区、西彭产业园区和九龙园区的基建及土地开发,其中渝隆资产规模最大,平台地位突出,资质较强。;第二梯队为沙坪坝区、巴南区、南岸区和北碚区,整体看来,第二梯队的4区城投平台较多,沙坪坝区存量债券规模最大,且多为私募债,新发行债券数量也较多,是市场重点关注区域,且平台资质一般。南岸区财政实力相对较优,可关注主要平台南岸城建。巴南区在进行平台整合,主要关注南部新城,北碚整体债务较高,且政府财力较弱,目前缙云资产正在入库;第三梯队为大渡口区,财力弱,无法入库。

3、重庆下辖众多经开区,还有重点打造的两江新区,包括重庆经开区、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和双桥经开区等市属开发区,重庆经开区和高新区为国家级,万盛经开区和双桥经开区为省级。其中,重庆经开区、重庆高新区、双桥经开区各有1个平台,分别负责各自区域内的基建与土地开发整理。两江新区也有四个平台,分别是资质较好的两江开投、发债不多的江北嘴、可以拿的起的渝保税和发债非常少的悦来投资,分别负责两江不同片区的土地开发业务。
其余几个可以入库的区
涪陵区地处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涪陵榨菜等产业使得其市场认可度比较高,主要买的比较多的涪陵国资后来入库的涪陵新城以及正在重新走流程的涪陵交旅;
江津区也是我们比较喜爱的区域之一,交通运输优势显著,主要有江津华信和滨江新城入库,双福因为太小暂时无法入库;
长寿区在重庆中部,下辖长寿经开区,但是长寿经开的主体额度被冻结,只有长寿开投可以;永川区是重庆的城市发展新区,主要就是永川惠通以及渝兴永;

4、后续建议:(1)重庆作为一个单体城市,区县平台发债规模占比较大,且平台数目众多,目前可以入库的主体已经覆盖了90%以上,较多区域一般预算收入不符合入库标准;因而相比于进一步资质下沉,需要关注区域内平台整合及新区设立带来的投资机会(如南部新城未来将整合为巴南区唯一一个也是最大的平台,如万州经开、渝康资产经过重组后带来的资质改善);(2)关注区域内优质主体发行的供应链ABS(如金科地产、龙湖地产)及非标;(3)推动分行提高优质主体的扩额,如涪陵国资、合川城投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