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太阳帆
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杨修

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杨修

作者: 齐天大圣_b9e7 | 来源:发表于2019-06-02 19:09 被阅读3次

      读过三国的人,应该都知道,杨修是曹操身边很重要的一名大臣,因为杨修十分的聪慧,而且,无论何时何地,他都能第一个快速的理解到曹操的意思,甚至不等曹操出口,他已经知道了,杨修就相当于是曹操肚子里的一条蛔虫,看成曹操的心。但是,正是由于他这般了解曹操的心思,所以到后来以至于自己被杀死,所以由此可见,太了解别人的心思,也并不是一件好事。

        这一周,老师教给了我们关于杨修的课程,但是在那里面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关于杨修的死因了。

        首先,在三国志里面记载的是;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

中犹豫不决。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

侯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

士,各准备行装。操大惊,急回帐召问其故。曰:“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

欲归之意。”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传令众官,都称

“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

程。有人报知夏侯。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

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

味。今进不能胜,退巩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

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

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只见夏侯寨内军士,各准备行装。操大惊,急回帐召问其故。曰:“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

欲归之意。”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

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在这一则故事里面,我们虽然知道了杨修的死因,但是我们还能领略到杨修的智慧,因为他在那里面说鸡肋是,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周代表,曹操攻不下蜀国的城池,但是又不好意思抛弃,因为这样会遭到蜀国的耻笑,所以他就很犹豫不决,可是这时,杨修却领略到了他的意思,就立即传令三军赶紧收拾行囊,准备撤退。但是有我们也由此可见,杨修是一个十分鲁莽的人,并不像那些久经政治场合的老官员,懂得什么叫阿谀献媚,所以我觉得,杨修的死,有一半是因为他的领悟能力,还有一半是因为他的鲁莽,他不懂得什么叫该说什么叫不该说,他只是想到了就说,虽然他领悟能力非常好,但是他这种,想说就说的行为可是会招来杀头之祸的,杨修真是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英才呀!

相关文章

  • 杨修之死

    杨修之死是谁之过?这是杨修本身的原因,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 首先,纵观杨修一生,他并没有像谋士程...

  • 魏晋真相——杨修之死

    杨修,字德祖,是陕西华阴人。他学问渊博,极其聪明,而他却很好地证明了“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俗语。 ...

  • 聪明反被聪明误——杨修

    杨修,字德祖,今日的陕西华阴人。他是太尉杨彪的儿子,汉朝名臣杨震的玄孙。他学问渊博,极其聪慧,在曹操任宰相时,调他...

  • 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杨修

    读过三国的人,应该都知道,杨修是曹操身边很重要的一名大臣,因为杨修十分的聪慧,而且,无论何时何地,他都能第一...

  • 门子:揭人老底的傲慢

    上回《门子:聪明反被聪明误》中讲到,这个门子,简直就是一个翻版的杨修。 这是门子的错误之一:他比上司更聪明。 今天...

  • 军师联盟中的智慧(2)|聪明人不一定有大智慧

    我们常常讲,聪明反被聪明误。 杨修便是一个典型,翟天临把这个角色给演活了,那种来自骨子里的傲气,恃才傲物唯我独尊的...

  • 2017.3.30

    老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就很有道理。比如说杨修,他本人学识渊博、极其聪慧,受到了曹操的赏识,只可惜他恃才放旷,屡犯...

  • 聪明反被聪明误

    历史上,糊涂者有,聪明者也不缺。但那些不识时务的聪明者的后果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像三国演义里的杨修、马谡,...

  • 聪明反被聪明误 ——杨修之死的启示

    记忆中的杨修就是小时候读过的故事,一盒酥(酪),活字门,还有鸡肋的故事,耍小聪明的杨修被曹操修理了,干掉了。这就是...

  • 杨修之死

    杨修之死,杨修我们都知道是曹操的手下。也是曹植的军师,这样来说杨修,应该是很受曹氏家族的信任的,因为杨修是曹操的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杨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ff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