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几天一直在家请假呆着养病,复阳了身体反应不大,但很容易疲倦,上下楼都觉得比平时费劲,有些喘不过气来。但有了大段时间阅读,就抓紧时间读完梁晓声的《人世间》第二部。
相比第一部,第二部的情节越发丰富发散,总体上还是以周家老三秉昆为主,以秉昆周围的难兄难弟来描述,老大秉义有少部分情节,老二周蓉情节最少。
秉昆一开始担心与小寡妇郑娟结婚能否得到爸妈的同意,两人结婚后为了不堪入住的房子而努力奋斗,秉昆先去杂志社工作,后来去杂志社下面的演艺公司,频繁去南方走穴赚钱,后来又当上了酒楼的副经理。他一直在底层生活打转,生活对他更多的是锻打而不是愉悦。在书中最得意的一笔是走穴赚了一笔巨款去兑了一个带阳台厨房的俄式楼房,但仅仅住了几天就被轰了出来。因为兑房是民间非法的,法律不认可,结果钱货两空。后来是大儿子的亲身父亲有钱有势,要与他争抢儿子抚养权,秉昆气急败坏,和对方来个鱼死网破,一同跌下二楼阳台。
在情节发展中,最多的还是秉昆与光字片的发小难兄难妹的相互扶携,共度难关,体现了改革开放中工人阶级的转型阵痛和下岗再就业,的确充满了心酸和血泪,但他们只能相互鼓励,共同向前看,苦中作乐,和着血泪吞下。周家爸爸周志刚一直作为自己家训的“咬紧牙关,好歹把下一代供到大学里去”,是贯穿全篇文章的思想,他期望周家子孙既要做人正直友爱,又要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
老大秉义和老二周蓉的情节相对轻松诙谐,因为他们生活上没那么大的压力,他们是官员和大学教授,属于中上阶层。他们的追求是有更大的权力当更大的官,在研究上有更大的成绩出更多的论文。每次一读到这里,就感觉突然跳出了光字片的沉重区,进入舒缓区。如果一直在光字片里徘徊,让人见不到阳光,盼不到希望,有的只有应接不暇的生活琐碎难题和压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家庭重担。
老三秉昆为人正直但脾气倔强,爱打抱不平但有没啥能量,喜欢为兄弟强出头,却又把自己日子过得稀烂,的确也是个滚刀肉一般的奇葩。生活没有着陆点,一直飘着荡着,不是一年比一年好,而是忽上忽下,看得让人揪心。可能作者就是要营造这种效果吧。
第二部我看得很沉重,觉得生活的底色太黯淡了,大事都靠找人来化解推动,底层百姓就在圈里打转转。
————————————————————
@斜风细雨吹,不惑之工科男,一向胡思乱想求真,文字是不羁梦想,愿共享格子世界的万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