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一直在想格物的意思?
朱熹的解释:“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王阳明的解释:“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求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