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美哲伦哲学与人生读书
《道德经》读后 ——2019第一篇

《道德经》读后 ——2019第一篇

作者: 张孩子王 | 来源:发表于2019-02-15 23:02 被阅读534次

     《道德经》一书,我是于2017年10月开始正式坐下来细读的。前前后后跨三个年头,才于今天读到最后两章“小国寡民”、“善者不辩”。真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已前后读三年。”

    国学藏书 开始于2017年10月 2019年2月,读完一遍 历时(跨)三年

          初读,觉得其奥妙无穷,尽管偶感生涩难懂,也有一直读下去的想法。后因孩子升学等事务,细读《道德经》之事,便一再搁置。(因为不好懂,必须坐下来潜心细读,需来回翻阅,没有一段充足的能坐下来的时间,我觉得读不下去)。周末、傍晚、假期偶有一段时间读上几个章节,也是断断续续不成体统!今年年关,我给自己定了个硬任务——今春开学前必读完。于是,夜以继日,手不释卷,“读、写、感悟”再次隆重上演。

          掩卷沉思,我在想:老子告诉我了一些什么呢?开篇“道可道,非常道”,意为能用言辞描述的道就不是永恒的大道。它是客观存在的,但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正可谓“大道无形”,初读,只感觉这《道德经》就是“玄之又玄”,只有当你把某一篇读透了,才发现此真为“众妙之门”。

      我想每一个人读《道德经》是不是都是这样的感受呢。

          现将一本书读了三年,仍没有读通透的浅显体会,寄于笔端——

          我认为《道德经》主要是讲“尊重规律”和“无为而治”。

        老子笔下的 "道"是事物固有的规律。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不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叫出名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要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无名无形的奥妙,在有名有形的时候探究它的客观真实。“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老子对“道”的理解。道指的就是规律。而“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

          老子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皆以“  ‘一’为始祖”,“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

          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君王不能统治天下就可能颠覆。

     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万物,但是"道"亦为虚幻。在恍惚虚幻中,它含万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实体;其实老子的"道",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它先于天地而生,周而复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天道关系。

        (道  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老子的《道德经》前37章讲的《道经》,寓意精深,无法企及。使得我们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触及他深刻的思想。

        在第38——81章讲述的《德经》被为后世奉行为处世哲学。

      "德"则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们认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种人为行为,是可以理解接受的,是人们可及的。

      "德"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备的世界观、人生态度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他最讲究"上善若水" !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处于最末。水滋润万物却无取于万物,并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水有其种种美德堪比圣人。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往高处走,难免竞争,有竞争就有争斗,有争斗自然就有流血牺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润万物而不居功自傲,清净无为而又无所不为。"上善若水"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终极哲理。

      老子说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无善恶贵贱,人与人本无争斗之意,天地万物本和谐融洽。但由于世人皆需追逐自己所需,觅求自己生存发展之本,于是不断于天地之间人世之中苦心经营、算计不已,一切仁义与邪恶也相反而成。

        天地本没有成人与害人之心,但却造就人际错综复杂,世间本无圣人之现,但却成就社会等级。天地万物、圣人百姓本自然相处,而人与人终究摆脱不了关系往来,免不了融于社会,因此一切纷争痛苦皆至。

          老子告诉我们:一切人之想、人之欲、人之愿、人之求,所有种种皆需要人自己内省不已,都需要自己能够达物、达人进而才能达己。

        (此为人与人的和谐共处吧)

     

      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无为”。

      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

      关于“无为”老子在《道德经》第七篇里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道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 当时读初中的儿子读《道德经》,就说一切要顺应自然,不要改变什么,并说老子都崇尚“无为而治”,当我发现他的理解有些片面,就想方设法的说服他。对待竞争,我们要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读书也要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今日读完此道,我觉得自己充其量算个“中士”!

          我也想告慰老子:我要学会用辩证的态度去看待您的辩证唯物思想,更要“多识前言往行,以自蓄其德”,吸取《道德经》精华,力争“勤而行之”,以提升自己的生命内涵。

        读经之道,路漫漫,继续求索!

          2019年2月15日  张俊玲于嘉苑小区    (草写心得体会历时4小时)19:00——23:00

    捧一卷书,安度流年

                深感—— 读经书真是个慢功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读后 ——2019第一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om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