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不做乌合之众 远离心术不正的媒体人

不做乌合之众 远离心术不正的媒体人

作者: 冬至的雪 | 来源:发表于2018-11-16 18:47 被阅读64次

        “假装”身披杜撰的 “真理”,头戴仿制的“正义”,做着看似利己不损人但实际“杀人越货”的勾当。

        作为一个兼职的科班设计师,前段时间刚给社区设计了一个用于辟谣的展项,做这个区域设计的时候还没有现在的“强烈感受”,只是觉得微信里各种组群都会有的鸡汤文、科普文,从老年人蔓延到青年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有些看着很有道理但追究起来毫无根据,所以想说在社区里有这样一个位置让老年人可以了解更多的真实科学。当时考虑的完全是锦上添花的辟谣,但今天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却是咬牙切齿的状态,那些为了流量的心术不正的媒体人,我不知道他们是对自己的文章伤害预估不足,还是只要有流量就无所顾忌,但发出去的文章,说出去的话,造成的后果,我是真心希望最后都会被他们自己所收获。

        对于网络流言各个年龄层次的人都是受众,但我只想说老年人,不说出来心里憋得慌。

        这个时代的老年人是孤独的,子女大多在为了自己的小家庭奋斗,社会竞争残酷,而他们作为大后方很多都尽量不打扰子女,再想念也只一句“照顾好自己,我们都挺好的”作罢,这个时代的老年人是喧闹的,他们实行计划生育,所以没有那么多儿女以及儿女的后代要带,他们有自己的同学群、广场舞群、旅游群,如果没有孩子的家庭是冷清的,那么各种的组群里肯定是热闹非凡的,大家都不想被时代抛弃,跨年夜的支付宝、微信让大家的距离更近,组群里各种的文章传播起来也如同病毒一般猛烈。

        我说的老年人大概就是50岁起的人群,他们的小时候媒体主要是报纸,能上报纸的感觉就是靠谱的信息(在这里想说明一下,哪怕多年后被证实是错误的知识,但在当时的情景和科学水平下有数据支持并且得到当时大多数人的认可的,我也理解为靠谱的信息,因为人类掌握的信息一直在迭代,不管是地心说还是日心说,在当时被完全认可的主流知识,我觉得也是靠谱知识的一种),报纸之后是电视,那么新闻里的知识也是主流意志的体现,是大众认可的,大概是这样的成长环境,让他们以为能够发布出来的信息就是真实的、可信的,再后来新闻里出了一波“砖家”潮之后,他们也学会了取舍,但是舍弃的是专家言论,因为专家都成了“砖家”么,因为“被害论”更加的主流且易于传播么……我想每一个有家庭群的朋友都会收到过各种科普文吧,从为什么脱发到该如何饮食,从吃什么致癌到吃什么防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公众号做不出来的,以前每当家人转发过来,也就是默默的无视或者回说“知道啦,谢谢”,因为我知道家人是因为关心我才发的,所以文章本身对于我的价值(有些文章还是有实用价值的)远没有他们发送给我这个动作的价值大,被人关心着总是很温暖的。

        促使我忍不住要写这篇文章的起因是今年九月一日,父亲突发肠道大出血,被送去医院抢救之后确诊为肠道肿瘤,被确诊时心情是灰色的,在苏州的两家医院都确认之后我带着病例去了上海,在上海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多学科会诊后医生建议我们先行新辅助化疗再开刀,当时跟我说的很清楚,“开刀是为了治好病,如果治不好,那么就不应该开刀,当然就算是根治手术也可能复发,但是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选择最适合的方案”,这之后又经历了一些波折,最后住进了科技城医院进行新辅助化疗,在一开始就不停的有声音说“化疗不好”“谁谁谁就是化疗死掉的”“有些医生不想给你开刀所以拖着让你化疗到人不行”“化疗最伤身体了”“化疗很痛苦的”……在这里我不想为化疗辟谣什么,毕竟我父亲的病还没好化疗是否对他有效还未知,我也不是学医的,但既然选择了西医治疗,并且查阅了国际上的相关学术报告确认方案是切实可行并常规在使用的,那么就应该信任并配合,也许“吃得下睡得着拉的出”是父亲常年自己摸索出来的“真理”,那么“过度治疗”“误诊”这些就是从外界干扰来的了,从小受到的教育是“流言就是流言,不去相信不去理会就好了”可是在这个网络的海洋里似乎想要怪自己信了流言,不怪流言的发布者也不行,我的愤怒始于李咏老师过世之后,其实到现在为止,网上能查到的资料都没有说明李咏老师得了什么癌症,做了什么治疗,但仿佛一夜之间,那些蹭热度的公众号一篇又一篇的鸡汤文就出来了,从再多的钱也无法挽救癌症,到李咏老师死于过度治疗,从饮食问题说到保险问题,我不明白写那个“李咏死于过度治疗”的公众号他到底有没有去了解过对方到底得了什么病,有没有去了解过对方接受了什么治疗,媒体人必须有的“严谨”在这个网络自媒体横流的时代成了奢侈品,父亲不配合治疗,拒绝流质饮食,数度肠梗之后拒绝继续化疗,病房里的人一起讨论化疗的危害(网络上的那些文章都有了用武之地,再结合他们自身的体验),威胁我说再化疗他就要死了,甚至在肠梗稍有缓解之后拒绝用疏通肠胃的药物,对我就一句话,“我被过度治疗了”“你看网上都这么说的”“百分之30的病人是吓死的,百分之30是化疗化死的”“XXX说开刀不痛苦,化疗是真的痛苦”,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当时我的心情,一个肠道有巨大肿瘤的病人,拒绝流质食物不疼的时候吃的比正常人还多,多次肠梗一有好转就拒绝继续用药,医生仔细的关照不要着凉出门要戴口罩也是完全无视,最近一次肠梗严重到一个下午打了三支止疼针,第二天稍有好转就拒绝治疗,觉得所有的不适都是用药引起的,因为网上都是这么说的,“所有的病人都被过度治疗了”,我郁闷到找医生要科普文要报告,心里真的是五味杂陈又心疼又担心又委屈,有点害怕他会真的自己出院去找个医院就把刀开了,毕竟老爷子很硬气,而且也确实有医院乐意于做这个手术,那一篇篇的文章关乎的也许是父亲的生死,而我能怪父亲什么,我该责怪的是自己吧

        我认为病人和病人之间情况是不一样的,医生和医生之间知识和技术水平也不一样,知识面也不一样,我们之所以现在管“癌症”叫“癌症”就是因为我们还无法完全理解它,还不能有效的治愈它,一切确实都在尝试之中,方案对于家人甚至对于医生也是在经验中找寻一个相对安全之路,这条路大家都在找,所以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每年都会有相关的研究和统计报告出来,但就算癌症发病率逐年攀升,人类的实际平均寿命还是一直在延长,说明科技进步对疾病是有帮助的,网上有很多人被误诊了,有很多人开刀之后走了,有很多人化疗之后走了,也有很多人选择不治疗走了,当然每种方案后面也都有很多的成功案例,不然也不会被使用,病人是痛苦的,虽然就病人的数量而言病人不孤单,就努力研究癌症这件事情的人数而言病人也不孤单,可是不孤单不意味着不痛苦,面对未知体验伤痛对每个人而言都是痛苦的,所以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真心的支持和祝福,而不是那些毫无依据的文章,我有个闺蜜也做过自媒体,我记得她做过一个实验,当时王宝强事件闹的沸沸扬扬,她用了这个热点的名字,虽然内容并不相关,流量却真实的大幅增加,作为一个应聘美工然后销售C位出道的办公室主任,我能理解作为职业他们只是在尽力的工作,但是只是尽力,没有尽责也谈不上尽责,因为他们不是真的媒体人,他们也不配成为真的媒体人。

        最后写这篇文章一来是记录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二来是不写不快压抑到不行,希望有良知的严谨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人越来越多,毕竟这个社会崩塌了谁也无法幸免于难!

w�Y�;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做乌合之众 远离心术不正的媒体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qv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