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关于孩子的老话:七岁八岁狗都嫌,九岁还有大半年。
孩子出生到3岁时,会经历第一个“麻烦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出现萌芽,七八岁的孩子有了很明确的自我意识,是第二个“麻烦期”,对家长说的话不再完全言听计从,希望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很多时候甚至会为了显得与众不同而刻意与大人作对。比如大人让他吃饭,他偏要去玩,让他好好坐着,他就会在椅子上摇摇晃晃……其实,这时候孩子所有的叛逆信息都是试图告诉别人——“我长大了,我有自己的想法了”!
独立感增强,越来越通情达理
这个年龄的孩子表现出一种细微、全新的、正在成长的成就感。
以前,他遇到什么困难,希望有人来帮他解决问题;现在,他至少愿意会尝试有自己来克服困难。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不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不会显得特别具有冒险精神,愿意停留在自己熟悉的层面上,而不会对新奇的东西跃跃欲试。
孩子心情好的时候,越来越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
这个阶段,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模式,可以用“C 法则”来尝试。
比方说,我们今天中午吃米饭(A)还是吃面(B)?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C)吗?
当然,家长会担心孩子提出“吃披萨”或“肯德基”这样的建议,那我们可以再征询孩子的看法。
“今天妈妈已经烧了很多菜,肯德基和披萨适合在没有菜肴的时候食用,你还有其他什么好的建议吗?”
这样的语境,孩子不仅感受到家长的尊重,还有个人价值感,还教会了孩子的一些生活常识。
自我意识增强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人,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中。
他们忙于发现、改进、强化他的自我意识,有机会独处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
家长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空间,或者创造一个属于他的小天地,比方说一个帐篷,一个小角落。
追求完美主义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一个典型特征,对自己做事的高标准严要求。他会认真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什么事都想要做到满意为止。
也由于这个心态,这个年龄段也称为“橡皮檫年龄”,想要什么事情都做得恰到好处。
他们在乎完美,也惧怕失败。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比较沉静的、好思索的年龄。
我们首先要注意并且能够尊重孩子越来越多的自我控制、包括对他的身体、他的思想、他的脾气、他的声音、他的暴躁的控制。
我们更加要理解,孩子要控制这些东西,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因为此很容易疲劳。
如果我们能始终记得孩子沉静表面下面是他微妙、复杂的感受,那么你就和他的相处会更融洽。
他的矛盾和冲突更多的是内心的自我冲突,而我们做父母的只要把握好和孩子相处的尺度,对孩子的抱怨表示适度的同情,又不必太当回事。
切不要以你的感情用事来对待他的感情用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