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的活动,由来已久,于我而言,却并非是一个期待良久。
于我而言,虽然有的时候,也比较善于研究,善于吸收新鲜事物,善于掌握新的诀窍。
可更多时候,自我感觉不过是个匆匆过客,不知道「双十一」卖了啥,自己准备买啥,也不知道如何买更便宜,才能所谓的更加实惠。
买什么,如何买?
这其实是一个很深刻的选择问题。很多时候都无从回答。
买什么?
实际上,是如何正确认知自身需求,认知家庭的需要,而不是看着便宜,简单的囤积。
以前买的最多的是书,却发现更多的是「囤积」。买了不看,占了大多数。甚至,还有的时候,书买回来才发现其实家里早就有了一本,给买重了,不得不匆匆忙忙地赶紧挂在「闲鱼」包邮出售。
还有的时候,有些家庭生活用品,看着便宜,跟风下单,买回家里,却发现,要么不适合自己家庭所需,要么质量不行,难堪其用,不得不束之高阁或者简单用了几次,就给扔了。
如何买?
「双十一」的活动,这几年似乎越来越复杂。从支付宝的各种红包大战,各种活动抢红包,充值刷红包,我从来似乎都没搞明白过。
有的时候,看「水木社区」的「辣妈羊毛版」,不得不佩服有些童鞋对活动的深入研究,无论是多么复杂的活动,都能研究出最大化的利用效率。引来「啧啧」赞叹。
以京东为例,首先是各种券,购物环节,有京券、东券,支付环节又有京东白条,叠加银行卡、信用卡、京东支付、银联支付、礼品卡各种活动。研究透彻了之后,只想在脸上写一个「大大的懵逼」。无以适从啊。
尽管,不得不说,在价格方面,没有任何活动的京东要高于淘宝/天猫,却高于活动出来神价格的京东。
怎么正确地买?
其实,换个角度来思考。
这依然是一个「时间」和「金钱」平衡的话题。
当你深入研究,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各种活动方案,自以为占了各种便宜,实则不过是讲自己最宝贵的「注意力」和「时间」,被广大的商家无情的收割。运气好的,可能得到大于付出,但更多的时候,不过是随波逐流。
所以,正确的方式,可能是
别总等到双十一,才想起对自己好一点。
任何折扣都伴随着更多的成本,而你失去的可能是平时对自己的关爱。
平时,觉得合适了,有必要了,还是该买买呗,更重要的是,尽快提升自己,让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收入,让自己的收入匹配自身的需求。这样,恐怕才是长久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