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老师的分享:"委屈"是小孩子常有的情绪,是指责别人:没有给我该给的东西!视对方比自己强、大、高,认为理所应当被别人照顾。我会称这是"小孩子态",非成年人该有的情绪,如果你常与它共舞的话身边与你互动的人会很辛苦。"委屈"的正面动机:1丶提醒自己关注内心的需求;2、提醒自己审视与对方的关系中是否有"投射";3、求人不如求已,将手指收回向内求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当有 “委屈”的情绪的时候,自己就是掉在了思维陷阱“应该如此,或者是托付心态,还有没有办法”里面了,被这几个框框框住了,我经常与它共舞,并且让我非常的痛苦,不舒服。通过两天的学习,我觉察到是自己投射到与对方关系引发的委屈情绪,特别我与老公之间,我们在同一个单位上班,整天同进同出,由于老公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强,造成了我的懒惰思想,无论生活上还是工作中,我什么事都不操心,大部分老公帮我去做去协调,但是老公有时候也有做的不到位不及时的时候,我的需要需求得不到满足,委屈就来啦。对不起老公,请原谅!从今天开始,把指向外的手收回,求人不如求己,自己去解决问题,让自己去向快乐美好。
今天思嘉老师分享了价值的探索:
在沟通中,就是你特别想探索谁的价值,谁在乎的价值,那么你就可以在沟通互动中去问一问,比如说在和孩子的互动中,亲爱的孩子,在这个领域里你最在乎的是什么呢?有了这些能够给你带来些什么呢?那孩子就会跟你说一些他在乎的是什么?他觉得重要的是什么,你可以接着问,在这个领域里,你最在乎的是什么,我们刚刚问的是不是最重要的是什么?现在变一变这种说法,或许他出来的那个词啊又有所不同,这些对你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刚才是带来些什么?这次是意味着什么?接着问,经由在这样的领域里能够给你带来些什么,带给你的是什么这些给到你的感觉是怎样的?你看我们提到的感觉,那么孩子啊会说出一些她的感受词来,比如说轻松,兴奋,放松,或者是很激动,很感动等等一些词语,接着问,在理想的领域里,你能够得到些什么?就是在你完完全全都能够满足你啦,再这样理想的领域里,你能够得到什么?那得到了这些,你的什么就能够得到满足啦,孩子也会相应地说出一些词语来。就这样反反复复的几个来回,你去留意孩子口中说的哪几个词出镜频率最高,那就是他比较在乎的,还可以再给他进行一些精准的排序,比如说哪是最在乎的,有了这个没有那个可以吗?没有那个有这个可以吗?两个都可以吗?如果在这三个里面选一个呢等等,经过几个这样的回合之后啊,孩子精准地捕捉到的那几个词语,大体就是他最在乎的价值啦。
感谢思嘉老师,我对怎样探索价值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