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笔记:有组织的研究

学习笔记:有组织的研究

作者: 宁超群 | 来源:发表于2024-08-26 22:27 被阅读0次

    工作室请到著名专家晚上给我们做一个多小时专题讲座:有组织的研究。印象深刻的主要是以下几点:

    1.教育的复杂性

    教育问题与测量身高、组装飞机等简单问题不同,具有巨大的复杂性。这是因为教育问题的因果关系不明确,如同一堂课中不同的学生收获不一样,学生的成长和教师自我成长也是如此。其次,面对这样的复杂性,单靠个人力量难以解决,需要组织研究来解决问题。最后,由于问题变得复杂,解决问题的方向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单一性的。

    2.共享模型的重要性。

    它可以增强对世界的可预测性,理解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和作用。在共享模型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互相服务,共同实现目标。这个过程是多向的,也有多重魔力。共享模型使得每个人、每个名师甚至整个团队都能在系统中形成一个共享的系统。有组织研究可以帮助解决高阶转换的问题,如人工智能处理信息时的高阶转换。在研究中,需要从低纬向高纬走,以应对乌卡时代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模糊性和不稳定性。因此,有组织的研究是必要的,可以帮助系统化地解决问题。

    3.大数据时代下的研究变革

    主要是研究方式和工具的变化。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研究已经从传统的抽样和局部数据采集转变为基于大数据的全过程数据采集。研究者需要对多维度、多类型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此外,研究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数据的伦理、安全和经济效益等问题。因此,研究团队和工具的变革是必然的。

    4.知识生产模式的演进与变革

    主要讲述了知识生产模式的演进,从传统的学科知识生产(模式一)到跨学科自身生产(模式二),再到超学科知识生产(模式三)。超学科强调知识的应用环境,将不同范式和生产模式组合起来,形成复杂的系统。在基础教育中,首先要学好本体学科知识,然后才能进行跨学科和超学科的学习。学生需要先掌握本体学科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跨学科和超学科的学习。(这个观点主要是针对大家为了做跨学科而忽略学科本质的现象而说。希望大家不要为了跨而跨。但是,最早的学习其实都是超学科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才分化出学科,而且越分越细,导致学科之间的壁垒,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无法灵活运用到生活中,成了惰性知识。本学科一定要做好,但是不能局限在学科内。本学科和跨学科不是先后关系,而是两种不同的学习类型。两条腿同时走,才会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5.研究与设计

    研究要符合国家政策、区域需求,具有强大的带动力和包容性。在设计有组织研究时,要考虑内容、形式和尺度三个方面,从团队、项目、经费、资源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最后,要有成果产出,从项目导向到成果导向。

    思考有组织研究有三个维度:内容、形式和尺度。内容方面,可以从调研、理论构想等方面入手;形式上,可以采用集中式或分布式的方式进行;尺度方面,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大尺度或小尺度的研究。考虑这三个维度,以找到研究的出发点、过程和目的地。最后,还要注意研究成果的整合与共享,以体现整个团队和设计的工作成果。统整团队,统整设计,统整节奏,统整成果;共享问题,共享思想,共享方法,共享内容,共享数据。共享问题才会让问题越来越清晰。怎么认识问题,就是要共享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集合所有的好方法。获得的数据进行共享,才能获得真实而全面的反馈。前面的问题、思想、方法的共享才有了真正的价值。

    有组织研究可以分为中心式、去中心式和分散式,适用于解决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自由探索则是个体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研究,虽然不具有整体的组织性,但在小尺度内仍然有意义。在有组织的研究中,需要有意识地去设计、借鉴他人的研究,并处理好组织研究和个体研究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需要从标量教师转变为张量型教师,从低维教师走向高维教师。

    最后提到一个词——优势定势,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当我们过分看重自己的优势,优势就成了一种创新的舒服。只有打破优势定势,个体的精神生命才会重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笔记:有组织的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ya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