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喜欢看一些带文字的东西,报纸、草药书、对联等等,日历也不例外。每年有了新的日历,我总会来来回回地看。有的日历上面会有一些小故事,有的是一些诗词,像“牧童遥指杏花村”、“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在日历上学到的。
印象最深的是“廿”字,有一次妈妈让我去看当天的农历日期,发现上面的农历日期没有19之后的日子。好奇之下,拉着妈妈去看,妈妈指着“廿”字告诉我那是“二十”的意思。也许因为“廿”这个字不常见,原本很平常的一件小事,反而一直记得。
小时候家里的日历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比较大的一张纸,12个月份集中在一张纸上,一般贴在柜门上。另一种是中等大小,一个月份一张纸,12个月装订在一起,挂在墙上。那种每天一张纸的小型日历,我印象中自家没有用过。倒是近几年,我开始偏爱小型的日历,能放在书桌上,随时可见(挂在墙上的日历,经常被我忽略)。有时候看着日历,眼前就会浮现小时候的情景。
2020年的日历中,果壳的《物种日历》是我非常喜欢的之一。近些年,果壳网每年都有出日历,每一年都有一个主题,2020年的日历着重在人类和动植物之间的故事。
53张精美的动植物插画,53个不同的趣味冷知识
作为一种文创产品,近些年市面上出现了许多的日历。喜欢《物种日历》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喜欢看动植物。尽管我是个植物杀手兼动物远观者,但这不妨碍我喜欢看。
这本日历每1张是1周,2020年的366天分成了53周,也就是53张。每一张上面有一副手绘的动物或植物插画。日历中采用插画并不稀有,但加上果壳网的科普属性,使得这些插画无论是颜色还是细节,都在精美的基础上保持了高度的还原性,非常贴近真实的动植物。这样一来,就非常难得了。
在每一张手绘插画的下方,都会有这个动植物的名称,以及寥寥几行的介绍,其中有不少是大众所不知道的趣味冷知识。53张插画,有着53种不同的趣味。比如: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们口味不同了。鲸类动物中只有咸味的味觉,即使两种不同的虎鲸都喜欢吃同一种鲸鱼,也完全没有甜咸党之争。
真“吃土”的绯红金刚鹦鹉。它们不仅自己吃,还带回去给孩子吃。这是因为特殊的黏土既可以补钠,还能减少中毒的风险。可以说是:“预防食物中毒,从小开始吃土。”
关着你,就能和你……的亚马孙王莲。同样是依靠昆虫授粉,亚马孙王莲可是自带霸道总裁属性,它会把昆虫关在花苞完成花粉传播。这是多么熟悉的霸道总裁的剧本:因为你主动招惹了我,所以你要被关到我的小黑屋里,然后我发现自己爱你,爱要学会放手,所以我给你自由,放你离开。对此,昆虫只想说:“我做错了什么?”
每日一科普,每日一撕
提到科普,这也是我喜欢的主要原因之二。2020年有366天,果壳网的科普自然不会只有日历上的53张插画和冷知识。
在每一页的手绘插画下方,有着6张可以撕下的小卡,这些卡片不仅是日期,还是不同的动植物名称。在2020年的每一天,都会有一篇当日的物种科普知识,每天零点更新。无论你起得多造,都可以看到,当然,要是前一晚熬夜看完也是可以的。
哦!你说一周有七天,第七天是插画的部分。
我喜欢的主要原因之三,是日历的可撕虚线。《物种日历》除了手绘插画下方可以撕掉,在上方也有一条可撕虚线。像我这种比较笨拙的,可以沿着虚线干净利落地撕掉,当作明信片一样地贴起来或者寄出去。
如果不想撕下,也没问题。《物种日历》上方的挡板可以打开,整个日历都能取下来。日历的顶端采用的是胶粘的方式,能轻易将一页日历完整地撕下,放到日历最后或是收集起来都行。
说两个小细节:小卡正面是物种的中文名、拉丁学名,背面是英文名称。除了一般日历常见的节日、节气,还有几个跟环境、物种有关的节日,具体我就不说了。总之,这些小细节既符合果壳网的特性,又符合2020年日历的主题。
那些让我感觉锦上添花的地方
在以上的基础上,这本日历还有一些让我喜欢的方面。和其它日历相比,这些方面单独拿出来不是决定性因素,但却让我的喜欢只增不减,越看越觉得符合心意。好比一台天枰,一边是《物种日历》,一边是其它日历,当大的砝码丢上去后,这些小的砝码不断让我的心倾向了《物种日历》,最终这本日历成为了我最喜欢的2020年日历之一。
柔嫩的粉色和理智的等高线相遇,粉色更加耐看,等高线也不再冷硬。如果说自然带的版本让我一眼倾心,等高线的版本就是我的念念不忘。明明第一眼觉得一般,但就是频频回想。
我非常喜欢日历中附带的鼠年磁力贴,既可以做冰箱贴,也可以做黑板贴。萌萌的小鼠让我爱不释手,有点想收集一整套啊。
日历背后是点阵纸的设计,不仅方便写字,也方便作画。无论是用作记事本、备忘录,还是用来做手账,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厚厚的纸质也不用担心墨水渗透。
一年日历,一本插画,366天的科普,366天的时光。这本《物种日历》,已经自带故事,记忆,就由我自己来完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