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说,听懂了李宗盛,就表示你已经老了。重回南大的那一次,四下漫无目的的走着。找到某个音乐餐厅,台下是一对对情侣,觥筹交错间朱颜白骨,台上一名学生模样的小伙子旁若无人的演唱,一个有故事的人。准备离开的时候,《山丘》响起了,顿时像触电般,重锤击心,这首歌陪伴度过了那段难忘的日子。
我想每个人心里终将会有一首李宗盛。
听歌有三重境界:听曲,听境,听人生。
小时候天淡云舒,纯真无邪,喜欢听各种儿歌,《捉泥鳅》、 《蜗牛与黄鹂鸟》……
大四那个阶段,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忽感前途寂寥,常听《安河桥》,四下无人的时候哼着《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回头来看,那个时候略带消极悲观,情商又低,执于己,执于人。正是《道德经》里说的:“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而后风风雨雨,铅华洗净,一切渐归平淡,听的歌越来越少。
宋代蒋捷有一首《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一场雨,写出了少年、壮年、暮年三个年龄段的不同心境。正如在不同的心境下听着不同的歌曲,与其说喜欢什么歌,倒不如说什么歌更适合此时的心境。
李宗盛的歌像是一壶老酒,年龄越长听起来越是醇美甘甜,语言质朴却让人感受到那份深情。半念半唱的调子述说着过往的云烟,关于苦,关于甜。
《山丘》里说“越过山丘 / 才发现无人等候 / 喋喋不休 / 再也找不回温柔”。惟愿世间有情众生,在经年以后,不忘初心,依然以温柔度日,越过“山丘”,还能有人等候,那时,便可欣喜的说一句“哦,原来你也在这里呀。”
今天是元旦,用莱蒙托夫的几句诗结束结尾。
一只船孤独地航行在海上 / 它既不寻求幸福 / 也不逃避幸福 / 它只是向前航行 / 底下是沉静碧蓝的大海 / 而头顶是金色的太阳。
十年一曲李宗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