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3-10-02何以300年不倒?——游王家大院有感

2023-10-02何以300年不倒?——游王家大院有感

作者: 萧风_8bd3 | 来源:发表于2023-10-01 21:49 被阅读0次

喜逢中秋、国庆,二节共庆,有八天假期。一家人驱车五百多公里,前往山西,游王家大院,观平遥古城。

印象最受,颇有感慨的还是王家大院。

规模宏大,秩序井然。王家大院,历经明清两代300多年修建,占地25万平方米,有1118间房屋。既有主人完美的整体规划,又能巷道纵横,规制齐背,井然有序。

环境育人,培养优良家风。雕梁画栋,足见主人之身份地位;匾额楹联,足见主人之品位;一图一物,足见家风之严整。长者居东幼者居西,是长幼有别;上者居北下者居南,是尊卑有序。无论是“马上封侯”的美好寓意,还是融入建筑雕刻之中的儒释道三家兼收,都寄托了一代代王家人对自己的要求,对子孙的期许,和对人生的感悟。

其实,最让我感动的还是王家历经300年而不衰。家族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十年。古人常说穷不过三代,富不过百年。想当初,王家祖先凭借卖豆腐立足,可谓“曝霜露,斩荆棘”,慢慢攒下家业;后续者积极进取,走出卖豆腐的一村一庄的偏狭,将生意越做越大,遍布塞北江南;后来者不断超越,抓住机遇(满清入关),实现了从经商到做官的华丽转变,达到了既富且贵;继承者继续挥毫书写宏图,将官与商联合,最终成就了富可敌国的王家伟业。

试想,如果王家有一代人不思进取,坐吃山空,甚至败坏祖业,一败涂地,何以历经300多年而不倒?是王家人优良的家风代代相传,才笃行不辍;是王家人重视教育,才能耕读传家,不忘根本;是王家处处育人的环境,提醒并教育了王家的后代严于律己,不断超越;是王家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才免于文化大革命的灾难……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我想说,治大家如同治国。今天,我们已经很难想象,王家的一代代人是如何筚路蓝缕,小心谨慎,身体力行,不断超越的了。只能摩挲着那因反复抚摸而变得乌黑发亮的石雕,仰视着门头房顶上斑驳精致的木雕,遥想昔日的辉煌,在心里默默感叹与神往了!

夕阳,将参观的人影拉长,似乎是要让每个人变形,穿越时空,回到几百年前的时光中去,回到那个时候的人从中去……

相关文章

  • 游王家大院

    昨天的平遥之行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对于《又见平遥》的演出,大家众口一词,都说一百多块钱的门票掏的值。如...

  • 带着斐斐游古城

    二次游晋中,去的王家大院。王家大院的规模比乔家大院要大,没有乔家大院有名气,历经明、清两朝,是一个有着 300余年...

  • 晋中:灵石“王家大院”游记(3)

    上接:《晋中:灵石“王家大院”游记(2)》 素有“王家归来不看院”美誉的“王家大院”,位于山西...

  •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距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35公里、介休绵山4公里。 ...

  • 王家大院

    早上起来,拖拖拉拉的穿衣,洗脸。又在床上坐了会,才恋恋不舍的离开旅馆。带着浓浓的困意上了车,这时我听见了妈妈和...

  • 王家大院

    说到山西,人们通常都会想到晋商。从春秋时期开始,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到清明两代最繁盛的时期,一直到民...

  • 王家大院

    说道山西,人们通常都会想起晋商,从春秋开始,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到清明两代是最繁盛的时期,一直到民国的时候终...

  • 王家大院

  • 王家大院

    我姥姥的祖籍是山海关,他父亲是关内最大的猪肉商。日本侵华那会,她仓促的嫁给了一地主家的放羊娃儿。娃儿是孤儿,七岁被...

  • 王家大院

    【格局】:前堂后寝庭院风格 【体现】:官宦门第威严和宗法礼制规整 简介:分两大院:红门堡主院和高家崖次院 主院敦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10-02何以300年不倒?——游王家大院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zjbdtx.html